急性肾功能衰竭分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症状多样,包括少尿或无尿、水肿、电解质紊乱(高钾、低钠、高磷低钙)、代谢性酸中毒、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心力衰竭)、血液系统症状(贫血、出血倾向)等。
一、少尿或无尿
少尿情况:成人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称为少尿,部分患者尿量可在400ml左右。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病程早期常出现少尿,这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例如,在一些由肾缺血或肾毒性物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中,早期即可出现少尿表现。
无尿情况: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称为无尿,无尿相对少尿更为严重,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几乎停止。
二、水肿
水肿表现:急性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脏排水和排钠功能障碍,水钠潴留,可出现水肿症状。水肿可表现为眼睑、颜面水肿,尤其是晨起时明显,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全身水肿,严重时可出现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比如,儿童患者可能因水钠潴留较快出现眼睑水肿,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水肿可能更为明显且不易消退。
三、电解质紊乱
高钾血症: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肾脏排钾减少,同时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可导致血钾升高。高钾血症可引起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心脏骤停。例如,心电图可表现为T波高尖、QRS波增宽等改变。在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中,高钾血症的危害更大,如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高钾血症更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
低钠血症:可由于水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也可因钠丢失过多导致。患者可出现乏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表现。对于有胃肠道症状的患者,如腹泻导致钠丢失的患者,更容易并发低钠血症。
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肾脏排磷减少导致血磷升高,血磷升高可抑制血钙的吸收,引起低钙血症。低钙血症可导致手足抽搐等表现。儿童患者骨骼发育较快,低钙血症可能影响骨骼发育,需要特别关注。
四、代谢性酸中毒
酸中毒表现:患者可出现深大呼吸(Kussmaul呼吸),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通过加深加快呼吸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同时,患者可伴有乏力、嗜睡、恶心、呕吐等症状。在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时,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更为严重,因为糖尿病本身可导致代谢紊乱,加上肾功能衰竭进一步影响酸碱平衡。
五、消化系统症状
早期表现:患者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毒素积聚刺激胃肠道所致。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胀、腹泻等表现。对于老年患者,本身消化功能可能较差,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
六、心血管系统症状
高血压: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原因,患者可出现高血压。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在儿童患者中,长期高血压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心力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不能平卧等表现。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
七、血液系统症状
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伴有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同时,毒素蓄积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表现。儿童患者贫血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
出血倾向:由于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等原因,患者可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在有创伤或手术的患者中,出血风险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