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炎是一组以急性起病,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且常与感染相关的肾脏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会出现严重并发症,不同人群患急性肾炎有不同特点及应对方式,儿童起病急、水肿明显需严格休息等;成人表现不典型,要控制血压等;老年人病情复杂易现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谨慎用药及加强护理。
一、急性肾炎的定义
急性肾炎即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肾脏疾病,可伴有一过性肾功能损害。其发病常与感染相关,多数病例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
二、急性肾炎的严重程度
1.大多数预后良好
儿童患者:儿童患急性肾炎时,多数病情较轻,经及时治疗后预后较好。例如,大部分儿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患者,在经过适当休息、对症治疗等处理后,尿液检查异常等情况可在数周内逐渐恢复正常,肾功能也能恢复正常,一般不会遗留慢性肾脏疾病。
成人患者:成人急性肾炎的预后相对儿童稍差,但大多数也可痊愈。一般来说,成人急性肾炎患者经过规范治疗,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尿液检查指标改善的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但多数可完全康复,仅有少数可能发展为慢性肾炎。
2.少数情况较严重
出现严重并发症时:
高血压脑病: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脑病,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如果未能及时控制血压,可能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肾炎患者由于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可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严重的心力衰竭可导致心功能急剧恶化,影响心脏泵血功能,进而影响全身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数急性肾炎患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迅速升高。此时肾脏的排泄和代谢功能严重受损,体内毒素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需要通过透析等肾脏替代治疗来维持生命,虽然部分患者在度过急性期后肾功能可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
三、不同人群患急性肾炎的特点及应对
1.儿童
特点:儿童急性肾炎中链球菌感染相关性居多,起病相对较急,水肿往往比较明显,可表现为眼睑、颜面水肿,严重时可波及全身。部分儿童可能伴有发热等感染症状。
应对:儿童患急性肾炎时,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肉眼血尿消失。饮食方面要限制钠盐摄入,根据病情适当限制蛋白质摄入。同时要密切监测尿量、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变化。由于儿童身体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
2.成人
特点:成人急性肾炎除了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外,可能伴随的全身症状相对儿童可能不典型,部分成人可能在起病前有明确的链球菌感染史,如咽喉部感染、皮肤感染等。
应对:成人患急性肾炎时同样需要休息,根据病情调整饮食。要积极控制血压,可使用降压药物等。同时要关注自身基础疾病情况,如果有其他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急性肾炎的治疗和预后,需要综合考虑进行治疗。成人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遵循医嘱,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以评估病情恢复情况和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老年人
特点:老年人患急性肾炎时,病情可能相对复杂,往往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心脑血管并发症等。而且老年人肾功能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减退,患急性肾炎后肾功能恶化的风险相对较高。
应对:老年人患急性肾炎时,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各项指标,包括肾功能、心功能、血压等。在治疗上要谨慎选择药物,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明显损害的药物。同时要注意加强基础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治疗周期可能较长,需要家属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患者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