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的病因包括肌肉劳损(中老年人长期劳作等、年轻人运动不当及不同性别因工作等有不同发病倾向)、寒冷潮湿环境影响(寒冷致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障碍、潮湿使肌肉筋膜湿度高易损伤)、外伤后修复不当(急性外伤未及时正确治疗或康复锻炼致修复不充分)、免疫系统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腰背肌肉筋膜及特定人群易患)。
一、肌肉劳损
1.年龄与生活方式因素
中老年人由于肌肉功能逐渐衰退,若长期从事弯腰劳作、久坐等工作,如办公室职员长时间保持坐姿、农民长期弯腰从事田间劳作等,腰部肌肉容易处于紧张状态,随着时间推移,肌肉、筋膜等组织反复受到牵拉,容易发生损伤,进而引发腰背肌筋膜炎。例如,办公室职员每天坐在电脑前工作数小时,腰部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筋膜引发炎症。
年轻人如果运动过度或运动方式不当,也可能造成腰背肌筋膜炎。比如,进行高强度的腰部力量训练时,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和放松,或者运动姿势不正确,使腰背肌肉承受过大的负荷,引起肌肉、筋膜的损伤,从而诱发疾病。
2.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发生腰背肌筋膜炎的概率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不同性别可能因从事不同工作而有不同的发病倾向。例如,男性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概率相对较高,更容易因肌肉劳损引发该病;女性可能因怀孕、产后恢复等因素,腰部肌肉和筋膜承受特殊的负荷变化,也可能导致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生。
二、寒冷、潮湿环境影响
1.寒冷因素
当腰部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如冬季在寒冷的户外工作或居住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腰部肌肉、筋膜的血管会收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血管收缩使得营养物质供应减少,代谢废物排出不畅,容易引起肌肉、筋膜的缺血、缺氧状态,进而诱发炎症反应,导致腰背肌筋膜炎。例如,冬季建筑工人在室外作业,腰部直接暴露在寒冷空气中,很容易出现腰背肌筋膜炎。
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对寒冷的耐受能力下降,更容易受到寒冷环境的影响而引发腰背肌筋膜炎。
2.潮湿因素
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如长期居住在地下室、南方梅雨季节湿度较大的环境等,腰部皮肤表面的湿度增加,会使腰部肌肉、筋膜的湿度也相应升高。这种潮湿环境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同时也会影响肌肉、筋膜的正常代谢。肌肉、筋膜在潮湿环境下,弹性和韧性下降,更容易受到损伤,容易引发腰背肌筋膜炎。例如,南方一些地区的居民长期生活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腰背肌筋膜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三、外伤后修复不当
1.急性外伤情况
腰部受到急性外伤,如腰部扭伤、挫伤等,如果受伤后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者恢复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的康复锻炼,肌肉、筋膜等组织的修复可能不充分。受伤部位的纤维组织可能发生粘连、瘢痕形成等情况,导致局部肌肉、筋膜的力学性能改变,容易出现慢性的炎症反应,进而发展为腰背肌筋膜炎。例如,有人在运动中发生腰部急性扭伤后,没有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后期可能出现腰部反复疼痛、肌肉紧张等腰背肌筋膜炎的表现。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腰部外伤后修复不当的风险更高,更容易引发腰背肌筋膜炎。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会影响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使得腰部受伤后肌肉、筋膜的修复过程受到干扰,容易导致慢性炎症的发生。
四、免疫系统因素
1.自身免疫相关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累及腰背部位的肌肉、筋膜。例如,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除了主要侵犯脊柱关节外,也可能影响腰背的肌肉、筋膜组织,导致肌肉、筋膜出现炎症反应。自身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的肌肉、筋膜组织,引发免疫性炎症,进而引发腰背肌筋膜炎。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常常可以观察到腰背肌肉、筋膜的炎症表现。
对于年轻女性等自身免疫调节相对不稳定的人群,发生自身免疫性相关腰背肌筋膜炎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女性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如青春期、孕期、哺乳期等,自身免疫系统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波动,容易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腰背肌肉、筋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