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有不同阶段的症状,早期有消化系统症状、疲劳乏力、水肿;进展期有尿量变化、心血管系统症状(高血压、心力衰竭)、贫血;其他系统有呼吸系统、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等症状,各年龄段表现有差异。
一、肾衰竭的常见症状
(一)早期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早期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例如,儿童肾衰竭早期可能表现为不爱吃饭,进而影响生长发育,这是因为肾功能受损后,体内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成年女性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消化道不适,而男性也可能因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上述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有口腔异味,这是由于尿素等代谢废物从口腔排出,产生特殊气味。
2.疲劳、乏力
各个年龄段的肾衰竭患者都会感到疲劳、乏力。这是因为肾功能受损后,身体代谢产生的能量不能正常利用,而且毒素在体内蓄积会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导致机体能量产生不足,所以患者会经常感觉疲倦,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比如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原本能跑能跳,现在很快就会觉得累;成年男性和女性都会出现日常活动后明显乏力的情况,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3.水肿
水肿是肾衰竭常见症状之一。早期可能表现为眼睑水肿,尤其是晨起时明显,这是因为肾脏对水的排泄和调节功能受损,水钠潴留,而眼睑部位组织疏松,更容易出现水肿。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晨起后眼皮肿起来;成年女性可能会发现自己早晨起来手指肿胀,戒指戴不上,而成年男性也可能出现下肢轻度水肿,尤其在久站或久坐后更为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水肿可能会蔓延至全身。
(二)进展期症状
1.尿量变化
尿量可能会出现改变。有的患者会出现少尿,即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也有的患者会出现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对于儿童来说,少尿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而多尿可能会导致脱水等问题。成年男性和女性如果出现尿量异常,多尿可能会导致夜间频繁起床排尿,影响睡眠质量,少尿则会使体内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加重病情。
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时,还可能出现无尿,即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这是肾衰竭非常严重的表现,提示肾脏几乎失去了排泄功能。
2.心血管系统症状
高血压较为常见。肾衰竭患者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原因,容易出现高血压。无论是儿童、成年男性还是女性,高血压都可能导致头痛、头晕等症状。长期高血压还会对心脏、脑血管等造成损害,比如儿童长期高血压可能影响心脏发育,成年男性和女性则可能增加患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这是因为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而且毒素蓄积也会影响心肌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成年男性和女性则会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活动耐力进一步下降。
3.贫血
肾衰竭患者常出现贫血。这是因为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不足。各个年龄段的患者都会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面色苍白、生长缓慢,成年女性可能会有头晕、乏力加重,活动后心慌等症状,成年男性也会出现面色苍白、体力下降等情况。
(三)其他系统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
当肾衰竭患者出现代谢性酸中毒时,可能会出现深大呼吸,即呼吸频率加快且深度加深。这是身体的一种代偿机制,试图通过排出更多二氧化碳来纠正酸中毒。对于儿童来说,可能会表现为呼吸急促且不规则;成年男性和女性则会有明显的呼吸改变,感觉呼吸费力等。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出现尿毒症肺炎等并发症,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功能。
2.骨骼系统症状
慢性肾衰竭患者会出现肾性骨病。儿童可能影响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佝偻病等,表现为骨骼畸形、生长迟缓等。成年女性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容易发生骨折,而且会有关节疼痛等症状;成年男性也可能出现骨骼疼痛、骨质疏松等情况,影响生活质量。这是由于肾功能受损后,维生素D的活化障碍、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导致钙磷代谢紊乱,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3.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儿童可能会出现学习能力下降;重者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周围神经病变也较为常见,患者会有肢体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儿童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安、对疼痛刺激反应异常,成年男性和女性则会有明显的肢体感觉异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这是因为毒素在体内蓄积,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