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会引发多系统表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方面有多尿、少尿或无尿,高钾、低钠、低钙高磷等情况及代谢性酸中毒;消化系统早期有食欲不振等,晚期有口腔尿臭味、消化道出血;血液系统有贫血、出血倾向;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系统有尿毒症肺炎、酸中毒性呼吸;神经系统早期乏力等,晚期有意识障碍等。
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相关表现
(一)水代谢紊乱
1.多尿:肾衰竭患者肾脏浓缩功能减退时可出现多尿,24小时尿量常超过2500ml。这是因为肾脏不能有效地重吸收水分,导致尿液生成量增加。例如慢性肾衰竭早期,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逐渐受损,患者会出现夜尿增多,随后白天尿量也增多。对于儿童患者,多尿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为大量水分丢失可能导致营养物质随尿液流失,需要密切关注其液体和营养状况。
2.少尿或无尿:当肾小球滤过率显著降低时,可出现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这种情况常见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主要是由于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小球病变等原因导致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在老年患者中,本身肾功能储备就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少尿或无尿的情况,需要及时评估肾脏血流等相关因素,以明确病因并进行干预。
(二)电解质紊乱
1.高钾血症:肾衰竭时肾脏排钾减少,容易出现高钾血症。轻度高钾血症可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如心跳缓慢、心律不齐等。心电图可表现为T波高尖等改变。在患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中,高钾血症可能会加重心脏病情,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比如有冠心病病史的肾衰竭患者,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更为严重,需要密切监测血钾水平。
2.低钠血症:可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血钠降低的原因可能是肾脏排水过多导致稀释性低钠,或者是钠摄入不足等。对于老年人,由于其口渴中枢敏感性下降,可能对低钠血症的感知不敏锐,更容易忽视低钠血症的存在,需要加强观察。
3.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肾衰竭时,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功能减退,导致钙的吸收减少,同时磷的排出减少,从而出现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低钙血症可引起手足抽搐等症状,高磷血症可导致皮肤瘙痒等。儿童患者如果出现低钙血症,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导致佝偻病等问题,需要及时纠正钙磷代谢紊乱。
(三)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呼吸深快等症状,是因为肾脏排酸保碱功能障碍,体内酸性物质积聚。对于糖尿病合并肾衰竭的患者,代谢性酸中毒可能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需要综合治疗来纠正酸碱平衡。
二、消化系统表现
(一)早期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体内毒素积聚,影响了消化系统的功能。在儿童患者中,食欲不振可能会影响其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关注其饮食情况,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
(二)晚期表现
病情进展后,可能出现口腔有尿臭味、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出血是因为胃肠道黏膜糜烂、溃疡等原因,在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肾衰竭患者中,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更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黑便、呕血等情况。
三、血液系统表现
(一)贫血
肾衰竭患者常出现贫血,主要是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儿童患者贫血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需要及时评估贫血程度并考虑促红细胞生成素等治疗,但要注意儿童的用药安全和剂量调整。
(二)出血倾向
可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是因为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原因。对于有外伤风险的患者,如老年人,出血倾向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出血后果,需要加强护理,避免受伤。
四、心血管系统表现
(一)高血压
肾衰竭患者常伴有高血压,是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原因。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在患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如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肾衰竭合并高血压会进一步恶化心脏功能,需要积极控制血压。
(二)心力衰竭
是肾衰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水钠潴留、高血压、贫血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心功能储备较差,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五、呼吸系统表现
(一)尿毒症肺炎
可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与毒素积聚、肺间质水肿等有关。在儿童患者中,尿毒症肺炎可能会影响其呼吸功能,导致缺氧,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的功能,需要及时治疗。
(二)酸中毒性呼吸
由于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出现呼吸深快的表现,以排出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
六、神经系统表现
(一)早期表现
患者可能出现乏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烦躁不安、失眠等。
(二)晚期表现
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对于老年患者,神经系统表现可能更为复杂,因为其基础脑功能储备下降,需要特别关注神经系统症状的变化,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