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高就是肾炎吗

来源:民福康

尿蛋白高不一定是肾炎所致,生理性因素如剧烈运动、发热、寒冷刺激、长时间直立可引起,其他疾病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心力衰竭也会导致;肾炎引起的尿蛋白高有特点,肾小球肾炎包括急性和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尿蛋白以小分子蛋白为主,要结合多方面检查判断尿蛋白高是否由肾炎引起,必要时做肾穿刺活检等。

一、尿蛋白高不一定就是肾炎

尿蛋白高是一个异常指标,但并非只有肾炎会导致尿蛋白高。其他多种情况也可能引起尿蛋白升高,比如:

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尿蛋白升高。这是因为剧烈运动时身体的应激状态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导致少量蛋白质漏出。例如,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或比赛后进行尿蛋白检测,可能会发现尿蛋白呈阳性,但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的,休息后再次检测往往恢复正常。

发热:体温升高时,机体的生理功能会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尿蛋白短暂增加。一般来说,体温恢复正常后,尿蛋白水平也会随之下降。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更容易因发热出现尿蛋白暂时升高的情况,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在退热后复查尿蛋白。

寒冷刺激:寒冷环境下,人体外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发生变化,可能影响肾脏的血流动力学,从而引起尿蛋白少量增加。这种情况在冬季较为常见,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应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对身体的影响。

长时间直立: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后,重力作用可能使肾脏的血液灌注和滤过情况发生改变,导致尿蛋白出现。例如,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群,如教师、售货员等,在经过一天的工作后进行尿蛋白检测,可能会发现尿蛋白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多数属于生理性范畴,休息平卧后可缓解。

其他疾病因素: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肾脏的小动脉,导致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蛋白质漏出增加。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尿蛋白高的发生率会明显升高。对于高血压患者,尤其是病程较长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尿蛋白,以及时发现肾脏受损情况,并调整降压治疗方案。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引起微血管病变,累及肾脏时可出现糖尿病肾病,表现为尿蛋白升高。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儿童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也可能较早出现肾脏病变,家长要加强对患儿的血糖管理和肾脏监测。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的黏膜通透性增加,使得蛋白质漏出,从而出现尿蛋白高的情况。同时,患者还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儿童由于尿道短、局部卫生易受影响等因素,相对更容易患病。一旦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应及时治疗,避免炎症迁延不愈对肾脏造成损害。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的泵血功能减弱,体循环淤血,肾脏灌注不足,同时肾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肾脏淤血,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进而出现尿蛋白升高。心力衰竭患者多为老年人或有基础心脏疾病的人群,需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改善心脏功能,以缓解尿蛋白高的情况。

二、肾炎导致尿蛋白高的特点及相关情况

肾炎引起的尿蛋白高有其自身特点:

肾炎的类型及尿蛋白表现:

肾小球肾炎:是肾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包括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急性肾小球肾炎常发生于链球菌感染后,患者除了尿蛋白高外,还可能伴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起病较急,经过积极治疗后部分患者可完全恢复,但也有部分可能转为慢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则病情迁延,尿蛋白呈持续或间歇性升高,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患肾小球肾炎,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对多见,预后一般较好;而慢性肾小球肾炎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生,需要长期治疗和监测。

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主要累及肾小管和肾间质,也可能出现尿蛋白升高,但与肾小球肾炎有所不同。其尿蛋白以小分子蛋白为主,同时可能伴有肾小管功能受损的表现,如尿浓缩功能减退、夜尿增多等。引起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原因较多,包括药物过敏、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对于有明确用药史的人群,如使用了某些可能导致肾损伤的药物后出现尿蛋白高,需要考虑药物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可能,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并进行相应治疗。

要准确判断尿蛋白高是否由肾炎引起,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进一步的检查。通常需要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以明确尿蛋白的排泄量;还可能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检查,必要时进行肾穿刺活检等,肾穿刺活检是明确肾脏病理类型的重要方法,对于诊断肾炎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一些临床表现不典型、尿蛋白持续异常的患者,肾穿刺活检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肾脏病变的具体情况,从而进行精准治疗。在儿童患者中,进行肾穿刺活检需要充分考虑其创伤性和风险,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尿蛋白高
常情况下,人体尿液里不含蛋白质或只含有微量蛋白质,但当肾脏发生病变时,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蛋白质流经肾脏时,因为肾脏滤过功能的降低而使蛋白质“漏网”。蛋白质漏进尿液从尿道排出来形成了蛋白尿。尿蛋白越高说明肾脏滤过功能越差,这是衡量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表现类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按照免疫病理学分类,分为三型:第一型,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型,光镜检查可见多数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查沿肾小球毛血管壁可见IgG和补体C3沉积。电镜检查在肾小球内基本无电子致密物沉积,血清可以检测到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第二型,免疫复合物型,光镜检查也是可以见到有不同阶段的新月体形成,有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
尿蛋白高不能吃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人不宜吃豆制品、蛋肉类、乳制品、干果类,因为这些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都比较高。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依次是肉、蛋和牛奶。建议少吃脂肪,猪肉、牛肉等四条腿的脂肪含量高于鸡、鸭等两条腿的脂肪含量,而鱼(无腿)的脂肪含量低于鸡、鸭,所以鱼的蛋白质含量最好,可以多吃。
尿蛋白高一定是肾病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尿常规检查提示尿蛋白升高,此时患者并不一定就是肾病。因为有一些正常人在剧烈活动,脱水,发热,精神刺激,应激等情况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肾脏处于相对缺血状态,在这个时候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生理性蛋白尿。在这个时候患者肾脏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这个时候不考虑患者是由于肾病所导致的蛋白尿。还有一些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造成尿蛋白高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疾病。那么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呢?有的时候是由生活中造成的,比如剧烈运动,高温高寒等等。病理性蛋白尿是指人体某个系统或脏器发生病变导致的的尿液持续表现出蛋白。一般24小时尿蛋白量超过150毫克。多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其病因很有可能是全身性疾病:①发热期蛋白
肾炎的表现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炎早期症状:1、水肿,全身多部位可发生水肿;2、蛋白尿,小便时会形成较多不易冲散的泡沫;3、头晕、血压高等。肾炎的早期症状最典型的就是水肿。很多病人都是早上起来眼皮肿得很厉害、腿肿得很厉害等,所以肾炎患者最常出现的和第一个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水肿。再一个是会出现蛋白尿,有些患者不能分辨是否有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特点?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出肾炎性水肿,是由于病人在急性疾病时表现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造成病人表现出球管失衡,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因此引起病人表现出水钠储留。大多数病人起初时有可能会仅表现为颜面部以及眼睑的水肿,有一部分病人可以没有明显的水肿,此时病人仅表现出体重增加或者肢体满胀感;也有少数的急性肾炎病
尿蛋白高吃什么药?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增高多数为肾小球肾炎,可服用ACEI或ARB类降压药物减少尿蛋白,同时也可服用雷公藤多甙抑制免疫治疗。若为肾病综合征,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时,则需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此外部分病人是由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所造成的蛋白尿,此时应积极控制血压、血糖,此外可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羟苯磺酸钙或
怀孕尿蛋白高对胎儿有影响吗?
李巍巍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怀孕期间孕妇尿蛋白高对胎儿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影响到胎儿宫内缺氧。怀孕期间孕妇表现出尿蛋白高的因素:可能是由于孕妇怀孕期间得了妊高症,造成肾脏损伤而造成尿蛋白高;也可能是由于妊娠前期造成尿蛋白高。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做好孕期保健,同时也需要定期去医院做产检,关注孕妇的身体健康和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孕期属
慢性肾盂肾炎典型表现?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低热、厌食以及腰酸背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其次慢性肾盂肾炎会出现慢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比如夜尿增多、脱水、高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晚期患者还会出现水肿、贫血、全身乏力等症状,慢性肾盂肾炎容易反复发作,其主要和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尿路结
肾小球肾炎会发展成尿毒症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发展至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是其基本的临床表现。慢性肾炎早期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和纳差,水肿可有可无,一般不严重。血压可以正常或者是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这种情况可以持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王化民 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中含有少量的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小于150mg,如果超过300mg,诊断为蛋白尿。蛋白尿属于异常情况,一般分为肾小球源性蛋白尿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分别是由于肾小球疾病引和小管间质疾病所致。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源性蛋白尿是因为人体肾小球基底膜发生病变,血液中蛋白漏进尿液,产生了大量蛋白尿。而肾小管源性蛋白尿,属于肾小管间质疾
为什么会得狼疮性肾炎
刘来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狼疮性肾炎一般都是由自身的免疫缺陷引起的,也就是病人往往有免疫系统疾病的家族史,比方长辈有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是本身的自身缺陷。同时还有外界的因素,比方长期的紫外线照射、一些药物的影响,比方青霉素,同时病人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情绪因素,还有环境因素,处于潮湿、阴冷的环境,往往可诱发狼疮的发生。狼疮病人一般多发于女性青年,尤其是育龄期
24小时尿蛋白高怎么回事
陈达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应该不含有蛋白。如果出现这种蛋白尿,而且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尿,患者前往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如果出现定量24小时尿蛋白明显升高,通常考虑是肾脏疾病所引起。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都可以出现尿蛋白增加。因此,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肾内科进行检查和治疗,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
肾炎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肾炎不同时期所检查项目也不完全相同,如果属于新发肾炎需要明确哪种类型引起,需要检查尿常规、血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红细胞、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沉以及尿各种微球蛋白、泌尿系统彩、肾上腺彩超、凝血功能、狼疮相关抗体检查,必要时还要做血清蛋白电泳、尿蛋白电泳以及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等。
是什么原因导致尿蛋白高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综合症可出现尿蛋白质明显升高以及有肾功能、肌酐、尿酸、尿素氮升高。二、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均可出现尿蛋白,可伴有血尿、肾功能不全。三、生理原因,如高蛋白饮食、大量运动后可出现一过性尿蛋白高,此时可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泌尿系统B超等,综合判断
尿蛋白高吃什么水果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以吃苹果、香蕉、橘子、柚子、梨等,以上水果富含水分和多种维生素。可以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注意不能吃杨桃,杨桃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的好转。出现尿蛋白的情况,应该进一步到医院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脏彩超等检查明确病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