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肾炎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考虑年龄、性别、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病史采集;观察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表现及不同类型肾炎差异;通过尿液检查(尿常规、尿红细胞形态检查)、血液检查(肾功能、血清学)进行实验室检查;利用超声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进行肾活检病理检查明确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综合各方面手段来确定肾炎。
一、病史采集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肾炎有不同特点,儿童肾炎可能与感染相关性肾炎等有关,比如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1-3周易出现急性肾炎;老年人肾炎需考虑是否为继发性肾炎,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继发的肾炎等。
性别因素: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肾炎的特异性差异,但某些继发性肾炎可能有一定倾向,如狼疮性肾炎多见于女性。
生活方式: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情况,因为链球菌感染是引发肾炎的常见诱因;是否有长期劳累、熬夜等情况,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力,增加肾炎发生风险;是否有滥用药物史,某些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可能损伤肾脏引发肾炎。
病史:既往是否有肾炎病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既往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发展为肾炎或使肾炎病情加重。
二、临床表现观察
症状表现:
可能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颜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儿童肾炎水肿可能更为明显,且进展较快;可出现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发红,呈洗肉水样或镜下血尿;可伴有蛋白尿,表现为尿液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部分患者会出现高血压,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肾炎患者更易合并高血压;还可能有乏力、腰酸等非特异性症状。
不同类型肾炎表现差异:
急性肾炎:起病较急,前期多有链球菌感染史,感染后1-3周出现上述水肿、血尿、蛋白尿、高血压等表现。
慢性肾炎:起病隐匿,病情迁延,逐渐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病情可缓慢进展,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
继发性肾炎:如狼疮性肾炎,除肾炎表现外,还可能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其他表现,如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糖尿病肾病继发的肾炎,有糖尿病病史,同时出现蛋白尿等肾炎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
尿常规:
血尿:镜下可见红细胞增多,离心后尿沉渣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即为镜下血尿,严重时可见肉眼血尿。
蛋白尿: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15g。
管型尿:可见红细胞管型、颗粒管型等,对肾炎的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如急性肾炎常见红细胞管型。
尿红细胞形态检查:若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异常,异形红细胞占比常超过30%,有助于区分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从而辅助肾炎的诊断。
血液检查
肾功能检查:
血肌酐(Scr):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血肌酐升高。不同年龄、性别血肌酐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血肌酐正常范围较成人低,例如儿童血肌酐正常范围一般在25-69μmol/L,成人男性一般在53-106μmol/L,女性一般在44-97μmol/L。
尿素氮(BUN):也是反映肾功能的指标,肾前性因素、肾性因素等均可导致尿素氮升高。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能更准确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对于早期肾炎肾功能损害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血清学检查: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若ASO升高,提示近期有链球菌感染,对急性肾炎的病因诊断有帮助。
补体检查:急性肾炎患者血清补体C3常降低,8周内可恢复正常;狼疮性肾炎患者补体C3也可降低,且常伴有抗核抗体等自身抗体阳性;膜增殖性肾炎患者补体C3持续降低。
自身抗体检查:对于继发性肾炎,如狼疮性肾炎需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血管炎相关性肾炎需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
四、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可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急性肾炎时肾脏可能增大,慢性肾炎晚期肾脏可缩小、实质回声增强;还可发现肾脏有无结石、囊肿等其他病变,排除其他肾脏疾病导致的类似肾炎表现的情况。
对于儿童患者,超声检查相对无创,能较好地评估肾脏结构和功能情况,且能避免X线等辐射对儿童的影响。
CT检查:一般不作为肾炎的首选检查,但对于某些复杂情况,如怀疑肾脏有占位性病变等情况时可进行CT检查,进一步明确肾脏结构情况,辅助肾炎的鉴别诊断。不过CT检查有一定辐射,需谨慎使用,尤其是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
五、肾活检病理检查(必要时)
适应证:
考虑为肾小球肾炎,但病因不明确;
临床表现不典型,如肾病综合征患者,需通过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以指导治疗;
肾炎病情进行性发展,需明确病理改变以调整治疗方案等情况。
意义:
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如微小病变型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等多种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炎治疗方案和预后不同,肾活检病理检查是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对于儿童患者,肾活检需谨慎操作,要充分评估风险,在患儿病情需要且家属充分知情同意下进行,以获取准确的病理诊断信息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必要时的肾活检病理检查等综合手段来确定肾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