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因肾前性、肾性、肾后性因素致肾脏功能异常,有尿量变化、电解质紊乱等表现;慢性由原发性、继发性、遗传性肾病引起,有消化系统等多系统受累表现,诊断靠病史采集、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对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影响及注意事项不同,儿童影响生长发育需选安全药物,老年人易现多系统并发症要谨慎用药,女性要考虑特殊生理时期影响。
一、定义
肾功能不全是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肾脏具有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以及内分泌等重要功能,当肾脏受到损伤,其正常功能不能良好发挥时,就出现肾功能不全。根据病程进展快慢可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
二、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肾前性:多因血容量不足、有效动脉血容量减少和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引起,如严重呕吐、腹泻导致脱水,大面积烧伤引起大量体液丢失,或心力衰竭、休克等使肾脏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2.肾性:主要是肾实质损伤,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病变等。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等肾小球疾病;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最常见的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常见于肾缺血(如上述肾前性因素持续未纠正进一步发展)或肾毒性物质(如某些肾毒性药物、重金属中毒等)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
3.肾后性:由尿路梗阻引起,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肿瘤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使肾盂内压力升高,压迫肾实质,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脏正常功能。
(二)临床表现
患者短期内尿量可出现明显变化,可表现为少尿(<400ml/d)或无尿(<100ml/d),也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尿量无明显减少但肾小球滤过率已下降。同时可出现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等)、低钠血症(可引起恶心、呕吐、乏力等)、代谢性酸中毒(可有深大呼吸等表现),还可伴有原发病的相关表现,如肾前性的可能有皮肤干燥、血压降低等,肾性的可能有血尿、蛋白尿等肾小球疾病表现或肾小管损伤相关表现等。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原发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是最常见的原因。肾小球逐渐发生硬化、肾小管间质逐渐受损,肾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性破坏。
2.继发性肾脏疾病:多种全身性疾病可累及肾脏,如糖尿病肾病(与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硬化等有关)、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使肾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肾实质缺血)、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肾脏损伤)等。
3.遗传性肾病:如遗传性多囊肾等,由遗传因素导致肾脏结构异常,逐渐影响肾功能。
(二)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明显特异性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多系统受累表现。
1.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是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因为体内蓄积的代谢废物会刺激胃肠道。
2.心血管系统:高血压较为常见,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有关;还可出现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心包炎等。
3.血液系统:贫血,由于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同时伴有铁利用障碍、慢性失血等因素导致;还可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4.骨骼系统:肾性骨病,表现为骨痛、行走不便等,与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等有关。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如前面提到的高钾或低钾、低钠或高钠、代谢性酸中毒等。
四、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如是否有肾脏疾病史、糖尿病、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史,是否有肾毒性物质接触史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升高是肾功能不全的重要指标,其中血肌酐更能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因为肌酐是肌肉代谢产物,通过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慢性肾功能不全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可用于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
2.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有助于判断肾脏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3.其他:如血常规可了解有无贫血及贫血程度;电解质检查可明确有无电解质紊乱;血气分析可判断有无酸碱平衡失调等。
(三)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了解肾脏大小、形态、结构等,有助于鉴别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多缩小;CT、MRI等检查可更详细地了解肾脏情况,协助诊断病因。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肾功能不全可能由先天性肾脏发育异常、遗传性肾病或某些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等引起。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肾功能不全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如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在诊断和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一些药物可能对其造成更大损伤,应优先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针对病因的特殊饮食调整等。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多与慢性疾病相关,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控制不佳逐渐导致肾脏损害。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肾功能不全时更容易出现多系统并发症,且病情变化较快。在诊断时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基础疾病和药物使用情况,因为老年人常服用多种药物,可能存在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肾功能或被肾功能不全影响药物代谢。治疗上要更加谨慎评估药物的肾毒性等,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等变化。
(三)女性
女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与男性有一定共性,但一些特殊情况如妊娠相关的肾脏疾病也需考虑,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导致的肾损害等。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肾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在诊断肾功能不全时要考虑这些生理因素的影响。治疗时要考虑女性特殊生理阶段对药物代谢、胎儿或婴儿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