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不全是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分肾前性、肾性、肾后性;慢性由慢性肾病进展而来,按eGFR分5期。表现有代谢废物潴留(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水紊乱、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表现)。诊断靠实验室检查(血液、尿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
一、定义
肾功能不全是各种原因引起肾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肾脏具有过滤血液、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当肾功能出现不全时,这些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分类
(一)急性肾功能不全
1.肾前性
多由肾灌注不足引起,常见于失血、脱水、严重感染导致的休克等情况。例如大量呕吐、腹泻引起机体有效血容量减少,肾脏血液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因呕吐、腹泻等导致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血管硬化等基础情况,在血容量不足时也容易发生。
2.肾性
主要是肾脏本身的病变引起,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等。不同年龄人群发病原因有所差异,儿童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而老年人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可能与药物毒性(如某些抗生素)、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相关。
3.肾后性
由尿路梗阻引起,如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尿路结石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而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尿路梗阻会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进而影响肾小球滤过和肾脏功能。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
1.病因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逐渐进展而来,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若血糖控制不佳,容易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肾病则与长期高血压导致肾小动脉硬化有关,中老年人患高血压的比例较高,因此该病因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
2.分期
按照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5期:
1期:eGFR≥90ml/(min·1.73m2),肾脏有轻度损伤,可能无明显症状,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会影响疾病的进展速度,例如年轻且基础健康状况良好的患者可能进展相对缓慢。
2期:eGFR在60-89ml/(min·1.73m2),肾脏损伤有所加重,仍可能无特异性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对疾病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人可能更容易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不适,如乏力等。
3期:eGFR在30-59ml/(min·1.73m2),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贫血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贫血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老年人可能表现为头晕、乏力等更为明显。
4期:eGFR在15-29ml/(min·1.73m2),患者症状进一步加重,会出现食欲减退、代谢性酸中毒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多种基础疾病,使病情更为复杂。
5期:eGFR<15ml/(min·1.73m2),即尿毒症期,需要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等,不同年龄患者对透析等治疗的耐受性和适应情况不同,儿童进行透析治疗需要考虑血管通路等特殊问题,老年人则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三、主要表现
(一)代谢废物潴留表现
1.消化系统
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较为常见,随着病情进展,症状可能逐渐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可能因为食欲减退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可能因为这些消化道症状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加重身体的虚弱状态。
2.心血管系统
可能出现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高血压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很常见,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血压升高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伤。老年人本身血压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血压更难控制;儿童若出现高血压可能与肾性高血压有关,需要及时监测和干预。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1.水紊乱
可出现水肿或脱水。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容易出现水肿,多尿期可能出现脱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水代谢的失衡。儿童由于水代谢调节能力不如成人,更容易出现水肿或脱水的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入量和出量。
2.电解质紊乱
常见高钾血症、低钠血症等。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严重时危及生命;低钠血症可引起乏力、精神萎靡等。不同年龄人群对电解质紊乱的耐受和表现不同,老年人对高钾血症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儿童低钠血症可能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出现抽搐等表现。
3.酸碱平衡紊乱
多为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等。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较为常见,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不同年龄人群由于基础生理状态不同,对酸碱平衡紊乱的适应和表现也有差异。
四、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测定肌酐、尿素氮等指标。血肌酐是反映肾功能的重要指标,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通过肾脏排泄,当肾功能不全时,血肌酐升高。不同年龄人群血肌酐的正常范围有所差异,儿童血肌酐正常范围低于成人。尿素氮也会升高,但受蛋白质摄入等因素影响较大。
2.尿液检查
包括尿常规、尿蛋白定量等。尿常规可发现蛋白尿、血尿等异常,尿蛋白定量能反映蛋白尿的程度。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尿液检查的意义有所不同,儿童出现蛋白尿可能提示肾脏疾病,需要进一步排查病因;老年人尿液检查发现异常也需要考虑多种肾脏相关疾病的可能。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可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等。急性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可能体积正常或增大,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脏可能体积缩小。不同年龄人群肾脏超声表现略有差异,儿童肾脏超声需要考虑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特点,老年人可能因为肾脏本身的萎缩等情况与其他年龄人群有所不同。
2.CT或MRI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的肾脏病变,如肾脏肿瘤等,可进一步明确诊断。在评估肾脏结构方面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人群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儿童进行CT检查需要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会有相应的防护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