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胆石症与胆道感染(胆石症等致胆汁反流激活胰酶等)、酒精(刺激胰液分泌等致胰管压力升高等)、胰管阻塞(胰管结石等致胰管内压增高胰酶激活)、手术与创伤(损伤胰腺组织等致自身消化)、内分泌与代谢障碍(高钙、高脂血症等致胰腺炎症)、感染因素(病毒、细菌感染诱发炎症)、药物(部分药物干扰胰腺代谢等诱发),且不同因素在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方面对SAP发病有不同影响。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人群患胆石症的风险不同,中老年人群由于代谢等因素,胆石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中老年人群发生SAP因胆石症相关病因的可能性相对更大。
生活方式: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胆石症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引发SAP。比如长期摄入过多油腻食物的人群,胆汁中胆固醇等成分比例失调,容易形成结石。
病史因素:既往有胆道疾病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胆道相关病变导致胆汁反流引发SAP的风险增加。
酒精
相关机制:长期大量饮酒是SAP的重要病因之一。酒精进入人体后,可刺激胰腺分泌大量黏稠的胰液,同时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胰管内压力升高,胰酶激活,引发胰腺炎症,严重时发展为SAP。据统计,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生SAP的概率显著高于不饮酒或偶尔饮酒者。
年龄因素:成年人群中,长期大量饮酒者更容易因酒精相关因素导致SAP,青少年由于饮酒相关健康意识相对薄弱且肝脏等器官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因酒精引发SAP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生活方式:长期大量饮酒这种不良生活方式是关键因素,若长期大量饮酒,不管年龄大小,都显著增加SAP的发病风险。
病史因素:既往有酒精性肝病等与酒精相关肝脏或胰腺病史的人群,再次因酒精刺激引发SAP的风险更高。
胰管阻塞
相关机制:胰管结石、蛔虫、狭窄、肿瘤等可引起胰管阻塞,使胰管内压力增高,胰液排泄受阻,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导致胰腺自身消化而发生SAP。例如,胰管结石患者中,由于胰管阻塞引发SAP的比例较高。
年龄因素:不同原因导致的胰管阻塞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发生情况,胰腺肿瘤等导致的胰管阻塞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多见,从而中老年人群因胰管阻塞引发SAP的可能性相对较高;而胰管蛔虫等情况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相对而言儿童等可能因卫生等因素有一定差异。
生活方式:一般生活方式与胰管阻塞导致的SAP关系不大,但一些特殊职业等可能因接触相关危险因素导致胰管阻塞进而引发SAP,不过这相对较少见。
病史因素:既往有胰腺肿瘤、胰管结石等病史的人群,胰管阻塞复发导致SAP的风险增加。
手术与创伤
相关机制:腹部外伤、腹腔手术等可能损伤胰腺组织或影响胰腺的血液供应,导致胰腺自身消化引发SAP。比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有一定概率发生SAP。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因手术与创伤引发SAP的风险不同,儿童由于手术相对较少且创伤程度相对有限,因手术与创伤导致SAP的情况相对较少;而中老年人群因接受手术等医疗操作的概率相对较高,所以因手术与创伤引发SAP的可能性相对增加。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一般不是直接导致手术与创伤相关SAP的因素,但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身体处于不良健康状态,可能在手术等情况下增加SAP的发生风险。
病史因素: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腹部创伤史的人群,再次因手术与创伤引发SAP的风险更高。
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相关机制: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可引发SAP。高钙血症时,钙盐沉积在胰腺实质,激活胰酶;高脂血症时,血液中乳糜微粒等可损伤胰腺微血管,影响胰腺血液循环,导致胰腺炎症,进而引发SAP。例如,家族性高钙血症患者中SAP的发生率有一定报道。
年龄因素:高脂血症在中老年人群中相对常见,所以中老年人群因高脂血症相关内分泌代谢障碍引发SAP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高钙血症在各个年龄都可能发生,但不同病因导致的高钙血症在不同年龄有差异,如儿童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相对较少,而中老年可能因多种原因出现高钙血症。
生活方式: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容易导致高脂血症,从而增加因内分泌代谢障碍引发SAP的风险;而高钙血症的发生与生活方式关系相对不那么直接,但一些不合理的饮食等可能间接影响。
病史因素:既往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导致高钙血症的疾病史,或有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史的人群,因内分泌代谢障碍引发SAP的风险增加。
感染因素
相关机制:某些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等)、细菌感染(如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等)可诱发SAP。感染可通过释放毒素、激活炎症介质等多种途径导致胰腺炎症反应,严重时发展为SAP。例如,有研究表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中部分会出现SAP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病毒等感染,且感染后炎症反应可能更强烈,所以儿童因感染因素引发SAP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而中老年人群由于免疫力相对下降等因素,也容易发生感染相关SAP,但儿童有其自身特点。
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可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从而间接增加SAP的发病风险,比如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均衡等。
病史因素:既往有反复感染病史或免疫功能低下相关病史的人群,因感染因素引发SAP的风险更高。
药物
相关机制: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等可能诱发SAP。药物引发SAP的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干扰胰腺的正常代谢、影响胰酶分泌或激活等有关。例如,有报道显示长期使用噻嗪类利尿剂的患者中个别出现了SAP。
年龄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不同,儿童由于器官功能发育未成熟,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因此儿童使用可能引发SAP的药物时风险相对需要特别关注;中老年人群由于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多种药物治疗,药物相互作用等导致SAP的风险可能增加。
生活方式: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影响药物引发SAP,但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身体处于特殊状态,可能影响药物的代谢等进而增加风险。
病史因素:既往有药物过敏史或对某些特定药物有不良反应病史的人群,使用相关药物时引发SAP的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