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部分患者能达到临床缓解甚至长期稳定。

其治愈率受病理类型、治疗时机等因素影响,其中Ⅰ-Ⅱ型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超90%;Ⅳ-Ⅴ型病情较重,完全缓解率不足40%。早期规范治疗(发病3个月内)临床缓解率可达70%,而延误治疗超过6个月,肾脏不可逆损伤风险增加3倍。
治疗以药物为主,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抑制炎症,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调节免疫反应,联合用药可显著提高缓解率。对于重症患者,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可清除血液中的致病物质。若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
患者需长期管理,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及抗双链DNA抗体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避免日晒、预防感染,有助于减少病情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