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脱位是髁突滑出关节窝无法自行复位,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术是将脱位髁突恢复正常位置的操作,分急性前脱位和复发性脱位等类型及相应复位方法,复位后一般人群要限制下颌活动、观察局部情况,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全身疾病患者各有注意事项,需据类型和患者情况选复位方法并遵循注意事项促恢复、减复发。
一、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术的定义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指髁突滑出关节窝以外,超越了关节运动的正常限度,以致不能自行复回原位的情况,而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术就是将脱位的髁突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的手术操作。
二、常见类型及复位方法
(一)急性前脱位
1.口内法复位
适用人群:一般适用于大多数成人患者。
操作过程:患者端坐,头后部紧靠墙壁等固定物,下颌牙合面的位置应低于术者两肘关节水平。术者站在患者前方,两拇指缠以纱布伸入口内,放在两侧下颌磨牙的牙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复位时拇指压下颌骨向下,力量逐渐增大,其余手指将颏部缓慢上推,当髁突移到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再将下颌骨向后推动,此时髁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以复位。在即将复位时,术者拇指应迅速滑向颊侧口腔前庭,以避免被咬伤。
2.口外法复位
适用人群:适用于年老体弱或咬肌痉挛、口内法不易复位的患者。
操作过程:术者站在患者前方,用两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下颌角处,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两拇指逐渐用力将下颌角向下按压,同时其余手指将颏部向上端提,当髁突下降到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再向后推动下颌骨,使髁突复位。
3.颌间牵引复位
适用人群:对于脱位时间较长,咀嚼肌发生痉挛,口内、口外法难以复位的患者。
操作过程:在患者上下颌牙列上安置带钩的牙弓夹板,然后在上下颌牙弓夹板的挂钩上套上橡皮圈进行牵引,逐渐使下颌骨向后、向上移动,直至髁突复位。
(二)复发性脱位
1.硬化剂注射法
原理:通过向关节囊内注射硬化剂,使关节囊产生炎性粘连,从而减少关节的过度活动。
适用人群:适用于复发性脱位多次复位后仍容易复发的患者。
操作要点:选择合适的硬化剂,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硬化剂注入关节囊内,注射后需要限制下颌的活动一段时间,以促进关节囊的粘连修复。
2.手术复位
适用人群:对于经过保守治疗无效的复发性脱位患者。
常见术式
关节囊紧缩术:通过手术收紧关节囊,增强关节囊的稳定性。手术切口可选择耳前切口等,暴露关节囊后,将松弛的关节囊进行折叠缝合,以缩小关节囊的容积,防止髁突再次脱位。
关节结节增高术:通过增高关节结节的高度,改变髁突的运动轨迹,防止其脱位。手术需要去除部分下颌骨髁突前方的骨质,然后用骨移植等方法增高关节结节,重建关节的正常结构。
三、复位后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人群
1.限制下颌活动:复位后短期内要避免大张口,如打哈欠、进食大块食物等,可进软食,一般需要限制下颌活动2-3周,以利于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的修复。
2.观察局部情况:要注意观察颞下颌关节部位是否有肿胀、疼痛等情况,如果出现肿胀加重、疼痛剧烈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注意事项:儿童颞下颌关节脱位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复位后更要严格限制下颌活动。儿童的配合度较差,家长要做好安抚工作,避免儿童因不自主的大张口动作导致脱位复发。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颞下颌关节还在不断发育,要关注其后续的口腔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2.老年人
注意事项:老年人往往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复位后要注意营养的补充,尤其是要保证钙的摄入,以维持骨骼的健康,防止因骨质疏松等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结构不稳定而再次脱位。同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全身情况,如血压、血糖等,因为基础疾病的波动可能会影响局部的恢复。
3.有全身疾病患者
注意事项:对于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疾病的患者,复位后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和组织的修复;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持血压、心率的稳定,避免因血压波动等情况影响颞下颌关节周围的血液循环,影响恢复。
颞下颌关节脱位复位术需要根据脱位的类型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位方法,复位后要遵循相应的注意事项以促进恢复,减少复发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