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间首次出现或发生的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其发病与胎盘激素影响、胰岛素抵抗等有关,高危因素包括年龄≥35岁、孕前BMI≥24、家族有糖尿病史、有不良妊娠史等,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皮肤瘙痒、易感染等,诊断靠75gOGTT,对孕妇可致流产早产、妊娠高血压等,对胎儿可致巨大儿、生长受限等,管理治疗有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等方面,孕妇要定期产检、遵方案治疗,特殊人群需加强管理。
发病机制
胎盘激素的影响:妊娠中晚期,胎盘会分泌多种抗胰岛素样物质,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激素、皮质醇等,这些物质会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为了维持正常的糖代谢,胰岛β细胞必须增生、分泌更多胰岛素来代偿,但如果胰岛β细胞功能有缺陷,就无法代偿,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胰岛素抵抗:随着孕周增加,胎盘分泌的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多,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下降,尤其是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受到影响,进而引发胰岛素抵抗,使得血糖难以被有效控制。
高危因素
年龄因素:年龄≥35岁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代谢功能可能会有所下降,胰岛功能也可能逐渐减退,对血糖的调节能力降低。
肥胖:孕前体重指数(BMI)≥24的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肥胖孕妇体内脂肪细胞肥大,胰岛素受体减少且敏感性降低,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家族遗传因素:如果孕妇的直系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那么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高于无家族遗传史的孕妇。这是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胰岛素分泌和代谢相关基因,使个体更容易在妊娠期间出现糖代谢异常。
既往不良妊娠史: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死产、巨大儿、胎儿畸形和羊水过多等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可能性较大。
临床表现
多饮、多食、多尿:部分孕妇可能会出现口渴、饮水增多,食量增加,但体重不增甚至下降的情况,同时可能伴有尿频。这是因为血糖升高后,超过肾糖阈,导致尿糖排出增多,从而引起渗透性利尿,机体失水后出现口渴多饮。
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含糖量升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瘙痒,尤其以会阴部瘙痒较为常见。
易发生感染: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真菌滋生,孕妇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霉菌性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且感染后不易恢复。
诊断标准
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空腹血糖≥5.1mmol/L;
服糖后1小时血糖≥10.0mmol/L;
服糖后2小时血糖≥8.5mmol/L。只要其中任何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流产、早产:高血糖环境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可能导致流产发生率增加。同时,血糖控制不佳还可能引发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导致早产风险升高。
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几率较正常孕妇高,这可能与孕妇的代谢紊乱、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
感染风险增加:如前所述,高血糖容易引发各种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不易控制。
产后糖尿病风险:患过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在产后5-10年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明显增加,需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
对胎儿的影响
巨大儿:过高的血糖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胰岛β细胞增生,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脂肪合成和抑制脂解作用,导致胎儿过度生长,成为巨大儿,增加难产、产伤的风险。
胎儿生长受限:如果妊娠期糖尿病病情严重且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导致胎盘功能不良,胎儿营养供应不足,出现胎儿生长受限。
胎儿畸形:妊娠早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血糖可能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风险,尤其是神经管畸形等。
新生儿并发症:新生儿可能出现低血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因为胎儿在高血糖环境下生长,出生后脱离了母体高血糖环境,但自身胰岛素分泌仍较多,容易发生低血糖;同时,由于胎儿肺成熟受影响,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管理与治疗
饮食管理:根据孕妇的体重、孕周、活动量等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一般建议孕妇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分配。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多吃蔬菜、粗粮等,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运动治疗: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鼓励孕妇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发生低血糖。
血糖监测:孕妇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管理后血糖仍不能达标,可能需要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是妊娠期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的药物,因为口服降糖药物可能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一般不选用口服降糖药物。
温馨提示
孕妇方面:孕期要定期进行产检,尤其是血糖的监测。要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饮食和运动计划,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因为情绪因素也可能影响血糖的控制。
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肥胖孕妇等):高龄孕妇和肥胖孕妇属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更要加强孕期管理。高龄孕妇要密切关注胎儿的发育情况,定期进行胎儿监测;肥胖孕妇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体重增长过快加重胰岛素抵抗。同时,这些特殊人群要更加严格地执行饮食和运动方案,定期复查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