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有多种表现,感觉异常包括疼痛(约60%-70%患者有不同程度疼痛,夜间加重,与神经纤维受损后神经传导异常有关)、麻木(病程较长患者常见,病程10年以上超50%出现);感觉过敏约30%-40%患者存在,因神经痛觉阈值降低致对刺激敏感性增强;运动神经受累有肌肉无力(约20%-30%患者有,下肢肌肉受累常见)、肌萎缩(病程长且控制不佳者易出现,会加重肢体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受累在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静息时心动过速、心率变异性降低、直立性低血压;消化系统有胃排空延迟、腹泻与便秘交替;泌尿生殖系统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膀胱功能障碍;出汗异常表现为下肢出汗减少或无汗、上肢和躯干出汗增多。
麻木:麻木也是常见症状之一,患者常感觉肢体如同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样,对温度、疼痛等刺激的感知减退。麻木的出现是因为神经纤维受损,影响了神经传导触觉等感觉的功能。在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中较为常见,随着病程延长,麻木的发生率逐渐增加,大约在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中,超过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麻木症状。
感觉过敏
部分患者会出现感觉过敏现象,即对原本正常强度的刺激产生过强的感觉。比如,轻微的触摸或温度变化就会让患者感觉难以忍受。这是由于神经病变导致神经的痛觉阈值降低,使得神经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强。研究发现,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约30%-40%存在感觉过敏的情况,这种异常感觉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影响其日常活动和心理状态。
运动神经受累表现
肌肉无力:当运动神经受到累及时,患者会出现肌肉无力的症状。早期可能表现为肢体力量逐渐减退,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影响到肢体的精细运动,比如拿东西不稳、行走困难等。肌肉无力的发生是因为运动神经受损,导致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出现障碍,使得肌肉无法正常收缩和舒张。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约20%-3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尤其是下肢肌肉受累较为常见,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行走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肌萎缩:长期的运动神经受累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表现为肢体肌肉体积变小、变细。肌萎缩的发生是由于肌肉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神经支配,无法正常运动和获得营养供应,从而出现萎缩现象。一般来说,病程较长且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更容易出现肌萎缩,一旦出现肌萎缩,恢复较为困难,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受累表现
心血管系统:自主神经受累可影响心血管系统,表现为静息时心动过速,心率常超过90次/分钟,且心率变异性降低。这是因为自主神经中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调节失衡,副交感神经功能受损,导致心率失去正常的调节。另外,还可能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患者从卧位突然站立时,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这是由于自主神经对血管的调节功能障碍,导致站立时血管不能正常收缩以维持血压稳定。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受累可表现为胃排空延迟,患者出现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胃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还有可能出现腹泻与便秘交替的情况,这是由于肠道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道的分泌、蠕动等功能失调。
泌尿生殖系统:在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潴留或尿失禁等。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病变影响了生殖器官和膀胱的神经支配,导致其正常功能受到影响。
出汗异常:患者还可能出现出汗异常,比如下肢出汗减少或无汗,而上肢和躯干出汗增多,这是由于自主神经对汗腺的调节功能紊乱,导致汗腺分泌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