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检查方法包括鼻咽镜检查(间接鼻咽镜、纤维/电子鼻咽镜检查)、影像学检查(CT平扫、CT增强扫描、MRI平扫)、病理检查(鼻咽部钳取活检、刮取活检)及EB病毒相关检查(EB病毒壳抗原抗体、EB病毒核抗原抗体检查),各检查有不同特点及适用情况。
一、鼻咽镜检查
1.间接鼻咽镜检查:这是最常用的初步检查方法,操作简便。医生通过间接鼻咽镜可观察鼻咽部的情况,能发现鼻咽部有无新生物、黏膜有无粗糙、溃疡等改变。但对于鼻咽顶部、侧壁等隐蔽部位的观察可能受限。一般适用于大多数患者的初步筛查,各年龄段人群只要能配合检查都可进行,不过儿童若不配合可能会影响检查效果。
2.纤维鼻咽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纤维鼻咽镜较细,可经鼻腔插入,能更清晰、细致地观察鼻咽部的细微病变,包括鼻咽部的黏膜、血管、新生物的形态、范围等。电子鼻咽镜成像更清晰,分辨率高。对于成人及能配合的儿童都适用,成人一般能较好配合,儿童若年龄较小不配合可能需要在镇静等辅助下进行检查。通过该检查可以准确判断病变部位及范围,为后续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二、影像学检查
1.CT检查:
头部CT平扫:可以了解鼻咽部的骨质结构情况,如鼻咽部周围的骨质有无破坏等。能初步判断鼻咽部肿瘤的大小、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对于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要做好辐射防护,因为儿童对辐射相对更敏感,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但在病情需要时应及时进行检查。
CT增强扫描: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增加,更清晰地显示肿瘤的血供情况以及肿瘤与周围血管、组织的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范围,对鼻咽癌的分期等有重要意义。同样适用于各年龄段,儿童检查时需权衡辐射与诊断价值,必要时进行。
2.MRI检查(磁共振成像):
头部MRI平扫:对软组织的分辨力比CT高,能更清晰地显示鼻咽部软组织病变的范围,尤其是对颅底、海绵窦等部位的侵犯情况显示更佳。对于鉴别肿瘤与炎症等有一定优势。各年龄段均可进行,儿童检查时若不配合可能需要镇静等处理,因为MRI检查时间相对较长,儿童需保持静止。MRI检查无辐射,相对更安全,但对于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心脏起搏器等)的患者禁忌进行。
三、病理检查
1.鼻咽部活检:
钳取活检:在鼻咽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部位时,用活检钳取部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是确诊鼻咽癌的金标准。通过病理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性质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等。对于各年龄段患者都可能需要进行,儿童进行活检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过度损伤,同时要安抚儿童情绪,减少其恐惧心理,以保证活检顺利进行。一般会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多数可以耐受。
刮取活检:对于一些表面黏膜病变,有时会用刮匙刮取病变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同样是为了明确病理性质。操作过程与钳取活检类似,需根据病变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活检方式。
四、EB病毒相关检查
1.EB病毒血清学检查:
EB病毒壳抗原抗体(VCA-IgA):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抗体(VCA-IgA)的阳性率较高,可作为鼻咽癌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通过检测该抗体水平有助于鼻咽癌的早期筛查等,但不能仅凭此确诊鼻咽癌,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各年龄段人群均可进行该检查,一般无特殊禁忌,只是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分析。
EB病毒核抗原抗体(EA-IgA):也是EB病毒相关的血清学检查指标之一,对鼻咽癌的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其临床意义与VCA-IgA类似,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