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足月儿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通常不超221μmol/L,早产儿不超257μmol/L;足月儿病理性黄疸超221μmol/L或每日上升超85μmol/L需光疗,早产儿病理性黄疸光疗指征更严格,有高危因素婴儿需更早评估干预,婴儿出现异常表现或特殊情况要立即就医。
一、生理性黄疸
1.一般情况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通常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这是因为足月儿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逐渐完善,但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仍有一个生理性的胆红素产生与代谢的平衡过程,多数足月儿的胆红素水平在此范围内,一般不需要光疗。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浓度一般不超过257μmol/L(15mg/dl)。早产儿的肝脏功能、血-脑屏障等发育更不成熟,生理性黄疸的胆红素水平相对足月儿稍高,但仍在生理性范畴内,通常也无需光疗。
对于生理性黄疸的婴儿,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因为部分早产儿或有其他高危因素(如低蛋白血症、酸中毒等)的婴儿,生理性黄疸可能会向病理性黄疸转化。例如,早产儿如果同时存在低蛋白血症,会影响胆红素的结合与转运,可能导致胆红素水平上升速度加快,此时即使胆红素水平未达到病理性黄疸的标准,也需要更加谨慎地观察和评估。
二、病理性黄疸
1.足月儿病理性黄疸
当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超过221μmol/L(12.9mg/dl)时,就需要考虑光疗干预。此外,如果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μmol/L(5mg/dl),也提示黄疸进展较快,有进行光疗的指征。这是因为胆红素上升过快可能会增加胆红素透过血-脑屏障的风险,进而引发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例如,一些感染、溶血等原因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的足月儿,胆红素上升速度快,即使初始胆红素水平未完全达到221μmol/L,但如果每日上升幅度较大,也需要及时进行光疗干预。
2.早产儿病理性黄疸
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功能更不成熟,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更高,所以对于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的光疗指征相对更严格。一般来说,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浓度达到150-205μmol/L(8.8-12mg/dl)时可能就需要考虑光疗。而且不同日龄的早产儿光疗指征不同,日龄越小,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越高,所以对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等,即使胆红素水平相对较低,也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根据情况进行光疗评估。例如,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早产儿,在出生后几天内胆红素水平达到120μmol/L左右时,可能就需要开始考虑光疗,因为其血-脑屏障更不完善,对胆红素的耐受性更差。
3.特殊情况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如存在缺氧、酸中毒、感染、低蛋白血症等情况的婴儿,即使胆红素水平未达到上述常规的光疗标准,也需要更早地进行光疗评估和干预。例如,一个有宫内感染的足月儿,其肝脏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一定影响,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此时即使血清胆红素浓度刚超过200μmol/L,也可能需要考虑光疗,因为其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增加。而对于健康的足月儿和早产儿,在判断黄疸是否需要光疗时,除了胆红素水平,还需要综合考虑日龄、是否存在高危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比如,一个足月健康婴儿,出生后3天胆红素水平为200μmol/L,由于是健康足月儿,可能可以先密切观察,而如果是一个有围生期缺氧史的足月婴儿,出生后3天胆红素水平达到200μmol/L,就需要积极考虑光疗干预,因为缺氧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血-脑屏障功能,增加胆红素脑病的发生风险。
温馨提示:在婴儿出现黄疸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婴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等。如果婴儿出现拒奶、嗜睡、抽搐等异常表现,无论胆红素水平如何,都应立即就医。同时,对于早产儿等特殊人群,要更加精心护理,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保障婴儿的健康,避免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