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月孩子缺钙会出现多种症状。神经精神症状上,表现为易激惹,因神经细胞膜稳定性受缺钙影响而兴奋性增高,孩子易烦躁哭闹;多汗,即使环境适宜头部也多汗,系交感神经调节功能受缺钙影响;夜惊,睡眠中突然惊醒哭闹,因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受缺钙干扰;睡眠不安稳,频繁翻身,与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有关。骨骼发育异常方面,有颅骨软化,按压枕骨或顶骨中央有乒乓球样弹性,因钙盐沉积不足;方颅,额骨和顶骨双侧隆起呈方形,是颅骨骨化受缺钙影响;肋骨串珠,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像串珠隆起,因肋软骨增生,可能压迫肺部;鸡胸或漏斗胸,胸骨畸形,影响心肺功能。此外,还会出牙延迟,超过10个月未出牙,因钙影响牙胚发育萌出;肌肉松弛,如肌张力降低,四肢绵软无力,腹部肌肉松弛致腹部膨隆,影响消化。家长若发现孩子有上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日常保证充足日照、合理喂养,不盲目补钙。
一、神经精神症状
1.易激惹:七个月孩子缺钙时,神经系统兴奋性会增高,表现为容易被激怒,原本性格温和的孩子可能变得烦躁不安,轻微的声响或动作都可能引起其强烈反应,比如突然哭闹。这是因为钙离子对维持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缺钙时神经细胞膜稳定性下降,致使神经容易兴奋。
2.多汗:即使在温度适宜、穿衣正常的情况下,孩子头部也可能多汗,常浸湿枕头。这并非是因为孩子活动量大或环境温度高,而是缺钙影响了交感神经的正常调节功能,导致多汗。由于头部汗腺相对发达,所以多汗症状在头部表现更为明显。
3.夜惊:夜间睡眠时,孩子可能突然惊醒、哭闹不止,通常需要家长安抚较长时间才能再次入睡。这是因为缺钙影响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使孩子在睡眠中容易受到干扰,出现夜惊现象。
4.睡眠不安稳:睡眠过程中,孩子会频繁翻身,难以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导致睡眠质量差。这同样与缺钙引起的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有关,使得孩子无法保持安静的睡眠状态。
二、骨骼发育异常
1.颅骨软化:这是七个月孩子缺钙较为常见的骨骼改变,表现为孩子的枕骨或顶骨中央部分,用手指按压时,感觉像按压乒乓球一样有弹性。这是因为此时孩子骨骼中的钙盐沉积不足,导致颅骨骨质变软。
2.方颅:由于额骨和顶骨双侧对称性隆起,使孩子的头部外观呈方形。这是由于缺钙影响了颅骨的正常骨化过程,额骨和顶骨的骨膜下骨质增生,从而形成方颅。方颅不仅影响孩子头部外观,还可能对脑部发育产生一定影响。
3.肋骨串珠:在孩子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可触及或看到像串珠一样的隆起,以两侧第710肋骨最为明显。这是由于缺钙导致肋软骨增生,使局部形成钝圆形隆起,看起来像串珠。肋骨串珠可能会压迫肺部,影响孩子的呼吸功能。
4.鸡胸或漏斗胸:严重缺钙时,孩子胸骨可能向前突出形成鸡胸,或者胸骨下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胸。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胸廓畸形,影响心肺的正常发育和功能,使孩子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三、出牙延迟
正常情况下,孩子在410个月开始萌出乳牙。若七个月孩子缺钙,可能导致出牙时间延迟,超过10个月仍未出牙。这是因为钙是牙齿发育的重要元素,缺钙会影响牙胚的发育和萌出。
四、肌肉松弛
1.肌张力降低:孩子表现为四肢绵软无力,活动时肢体的力量较正常孩子弱,比如在抬起手臂或腿部时,动作不够有力,且难以维持一定的姿势。这是因为钙离子对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起着关键作用,缺钙会导致肌肉收缩功能受影响,肌张力降低。
2.腹部肌肉松弛:可能出现腹部膨隆,像蛙腹一样。这是由于腹部肌肉缺乏足够的力量支撑,腹部脏器因重力作用而下垂,从而使腹部看起来膨隆。腹部肌肉松弛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导致消化能力减弱。
温馨提示:对于七个月孩子缺钙情况,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上述表现。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骼X线等,以明确诊断。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证孩子充足的日照,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对于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亲应注意自身的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钙的食物,以提高乳汁中钙的含量;人工喂养的孩子,应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确保钙的摄入。同时,不要盲目给孩子补充钙剂,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免补充不当对孩子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