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早期症状多样,包括鼻部的涕中带血(早期常回吸性涕中带血,约40%-60%患者以此为首发症状,年龄大、有吸烟饮酒史、家族史等人群更常见)、鼻塞(肿瘤增大堵塞后鼻孔致单侧进行性加重鼻塞,儿童易被忽视,长期鼻塞经一般治疗无改善需警惕);耳部的耳鸣、听力下降(肿瘤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致单侧或双侧发病,长期噪音环境人群出现不明原因且持续不缓解的相关症状需排查);颈部的颈部肿块(颈部单侧或双侧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硬、活动度差的肿块,男性、40-60岁、有EB病毒感染史等高危人群出现需及时就医);头痛(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致部位不定、性质多样的头痛,有家族史人群即使年龄小也应重视);脑神经症状的面部麻木(肿瘤侵犯三叉神经致面部皮肤感觉减退、麻木,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人群出现需警惕)、复视(肿瘤侵犯外展神经等致看东西重影,年龄大、眼部有基础疾病人群易被误诊,不明原因且持续不缓解需考虑鼻咽癌)、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致视力下降,有高危因素的儿童也不能掉以轻心),有相关症状尤其是高危人群应及时做鼻咽镜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查等以便早期诊治。
鼻塞:肿瘤增大堵塞后鼻孔时可引起鼻塞,多为单侧鼻塞,且呈进行性加重。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更易被家长忽视鼻塞症状,而成年患者可能会更明显地感觉到呼吸不畅。对于有长期鼻塞且经一般治疗无改善的情况,需警惕鼻咽癌的可能。
耳部症状
耳鸣、听力下降:肿瘤发生于咽隐窝时,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的人群可能本身就存在耳部基础问题,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耳鸣、听力下降且持续不缓解,就需要排查鼻咽癌。例如,有研究发现,部分长期在工厂车间工作的工人,由于长期接触噪音,听力本身可能有一定基础,但如果同时出现鼻咽癌相关的耳部症状,更应提高警惕。
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肿块:颈部淋巴结转移是鼻咽癌常见的转移方式,表现为颈部单侧或双侧出现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不同性别患者在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有鼻咽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如男性、年龄在40-60岁之间、有EB病毒感染史等,发现颈部肿块时更应及时就医排查。例如,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有EB病毒感染的人群如果出现颈部无痛性肿块,患鼻咽癌的概率相对较高。
头痛
头痛: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时可引起头痛,疼痛部位不定,可为单侧或双侧,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等。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对头痛的耐受性相对较好,但儿童患者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也不能忽视。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即使年龄较小,出现头痛等症状时也应引起重视,因为遗传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例如,有鼻咽癌家族遗传倾向的家庭中,后代患鼻咽癌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所以当出现头痛等症状时更应及时检查。
脑神经症状
面部麻木:肿瘤侵犯三叉神经时,可出现面部皮肤感觉减退、麻木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的面部感觉敏感度不同,儿童的面部感觉相对更敏感,而成人可能在早期对轻度的麻木症状不太在意。对于有鼻咽癌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如甲醛等)的人群,出现面部麻木等症状时需格外警惕。例如,长期在新装修且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群,接触化学致癌物的机会增加,患鼻咽癌的风险可能升高,此时出现面部麻木等脑神经症状要及时排查。
复视:肿瘤侵犯外展神经等可引起复视,即看东西重影。这种症状在年龄较大、眼部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可能更容易被误诊,但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复视且持续不缓解,应考虑鼻咽癌的可能。比如,本身有老花眼等眼部问题的中老年患者,若出现新的复视情况,需进一步检查鼻咽部。
视力下降:肿瘤压迫视神经等可导致视力下降。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视力下降的表现和影响程度不同,儿童视力处于发育阶段,视力下降可能对其学习和生活影响更大,而成人视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对于有鼻咽癌高危因素的儿童,如家族中有鼻咽癌患者等情况,出现视力下降时也不能掉以轻心。
总之,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多样,当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尤其是有鼻咽癌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及时到医院进行鼻咽镜检查、EB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