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会引发眼部、肾脏、神经、心血管等多种并发症,眼部并发症有视网膜病变(病程长、高血糖等加速进展,不同年龄影响有别,不健康生活方式加重风险)和白内障(与血糖波动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相关,老年患者更易受影响);肾脏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早期有微量白蛋白尿,进展可至终末期肾病,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加速进展;神经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肢体麻木等,严重影响生活,老年患者更易发生,缺乏运动不利控制,自主神经病变累及多系统,老年患者耐受差;心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等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加速病变,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等促发,早期积极控制指标、改善生活方式对延缓并发症至关重要,不同个体需个性化管理方案以降低并发症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一、眼部并发症
1.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其严重程度不一,轻度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可能仅有微血管瘤等表现,对视力影响相对较小,但如果发展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会出现新生血管形成,易导致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情况,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研究表明,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高,且高血糖、高血压等因素会加速其进展。对于不同年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对较晚,但长期高血糖也会逐渐对眼部血管产生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更长,眼部血管病变更易加重。在生活方式方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高脂、高糖饮食等会加重代谢紊乱,进而影响眼部血管状态,增加眼部并发症风险。
2.白内障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也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发展可能与血糖波动导致晶状体渗透压改变有关。如果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如影响阅读、行走等活动。年龄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对更易受白内障影响,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本身的代谢功能逐渐下降,再加上高血糖的作用,更易发生晶状体混浊。
二、肾脏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1.早期表现与进展
糖尿病肾病早期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此时如果能及时控制血糖等指标,病情可能得到一定控制。但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大量白蛋白尿、肾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对于不同性别而言,男性和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在病程较长时都会增加,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和进展速度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从生活方式角度看,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肾脏负担,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例如,肥胖会导致肾小球高滤过,长期吸烟会影响肾脏血管的微循环,从而影响肾脏功能。
三、神经并发症
1.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表现为肢体麻木、刺痛、感觉减退等。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影响患者的肢体感觉,导致日常生活中对温度、疼痛等感觉不敏感,增加受伤风险;严重时会影响肢体的运动功能,导致行走困难等。年龄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神经本身的老化,更容易发生周围神经病变,而且长期高血糖对神经的慢性损伤在老年患者中更为明显。在生活方式方面,缺乏运动等会使神经的营养供应等受到影响,不利于神经病变的控制。
2.自主神经病变
自主神经病变可累及心血管、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例如,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静息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等,体位性低血压会使患者在体位改变时如从卧位突然站起时出现头晕、黑矇等,增加跌倒风险;消化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胃排空延迟、腹泻或便秘等;泌尿自主神经病变可导致尿失禁或尿潴留等。不同年龄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发生自主神经病变,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自主神经病变引起的各种症状的耐受能力更差,且并发症带来的影响更为显著。
四、心血管并发症
1.冠心病等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会影响脂质代谢、内皮功能等,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进而引发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心肌梗死会危及生命。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加速心血管病变的进程。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不健康饮食等是促进心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如高脂饮食会使血脂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严重程度差异较大,早期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改善生活方式,对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影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因此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方案,以最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