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眼部相关检查包括眼部检查(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检查)、影像学检查(眼部超声、CT、MRI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活检),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有相应注意事项,各检查可帮助了解鼻咽癌眼部病变情况以明确诊断。
一、眼部检查
1.视力检查
意义:通过视力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眼部的视觉功能情况,鼻咽癌眼部病变可能会影响视力,例如肿瘤侵犯视神经等结构时,视力会发生变化。不同年龄的患者视力检查方法有所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借助视力表的图形版等进行检查,成人则可使用标准视力表。
操作:让患者站在一定距离外,分别检查单眼视力,记录视力数值。
2.眼压检查
意义:眼压异常可能与鼻咽癌眼部病变引起的眼部结构改变有关,如肿瘤压迫眼部血管等导致眼压变化。常用的眼压检查方法有指测法和眼压计测量法。指测法适用于初步筛查,眼压计测量法包括压陷式眼压计(如Schiotz眼压计)和压平式眼压计(如Goldmann眼压计)等。对于儿童,由于配合度问题,可能更倾向于使用非接触式眼压计进行检查。
操作:指测法是医生用手指触摸患者眼球,估计眼压高低;眼压计测量法则根据不同类型眼压计按照相应操作规范进行,例如Goldmann眼压计需要在患者眼部滴表面麻醉剂后进行测量。
3.裂隙灯检查
意义:可详细观察眼睑、结膜、角膜、前房、晶状体等眼前节结构,鼻咽癌眼部病变可能会在这些结构上有表现,如结膜充血、角膜浸润等。不同年龄患者的检查过程类似,但儿童可能需要在家长协助下保持眼部静止以便检查。
操作:患者坐在裂隙灯前,下颌放在托架上,前额紧贴额垫,医生通过裂隙灯的光源和放大镜观察眼部结构。
4.眼底检查
意义:能观察眼底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结构,鼻咽癌转移侵犯眼部时可能会累及眼底,如视神经转移等情况。对于儿童,检查时需要更加耐心和轻柔,可借助儿童专用的眼底检查设备或在适当镇静下进行检查。
操作:通常需要散瞳后,使用眼底镜进行检查,观察眼底的形态、颜色等情况。
二、影像学检查
1.眼部超声检查
意义:可以发现眼部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等情况,对于鼻咽癌眼部转移的诊断有帮助。不同年龄患者的超声检查操作类似,但儿童的眼部组织相对较嫩,检查时要注意探头的压力。
操作:将超声探头放在眼睑上或涂抹耦合剂后放在眼球表面进行检查,通过声波反射成像观察眼部结构。
2.CT检查
意义:能清晰显示眼部的骨骼、软组织等结构,有助于判断鼻咽癌是否侵犯眼部的骨组织、软组织等。对于儿童,由于CT检查有辐射,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必要时采取辐射防护措施,如使用铅衣覆盖非检查部位。
操作:患者躺在CT检查床上,按照要求保持体位,然后进行扫描,获取眼部及周围组织的断层图像。
3.MRI检查
意义:对眼部软组织的分辨率更高,可更准确地判断鼻咽癌眼部病变的情况,如肿瘤与眼部血管、神经等结构的关系。对于儿童,MRI检查没有辐射,但检查时需要患者保持静止,对于不配合的儿童可能需要适当镇静。
操作:患者躺在MRI检查床上,根据检查部位调整体位,然后进行扫描,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获取眼部的图像信息。
三、病理学检查
1.活检
意义:如果怀疑眼部病变是鼻咽癌转移所致,可通过活检明确病变的性质。对于儿童,活检操作需要更加谨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操作: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活检方法,如眼部病变处的穿刺活检等,获取病变组织后送病理科进行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等判断病变是肿瘤性还是非肿瘤性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