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筛查与无创DNA在检测原理、准确率、适用人群、检测时间、费用及有创性与风险等方面存在差异,唐氏筛查是基于生化指标的初步风险评估,准确率相对较低,费用低、无创;无创DNA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出率高,费用高、无创,高龄孕妇等情况需综合评估选择检测方案以保障孕妇胎儿健康。
一、检测原理与方法
唐氏筛查: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方面来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风险率。它是一种基于生化指标的筛查方法,属于初步的风险评估。
无创DNA:利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采集孕妇外周血,提取其中的游离DNA,然后进行测序分析,从而得出胎儿患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如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风险。
二、检测准确率
唐氏筛查:传统的血清学唐氏筛查的准确率大约在60%-70%左右。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有结合多项指标的联合筛查,准确率会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相对无创DNA较低。例如,对于21-三体综合征的筛查,单纯血清学唐筛的检出率大概在60%-70%。
无创DNA:无创DNA检测对于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检出率较高,对21-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可达到99%以上,对18-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可达到97%以上,对13-三体综合征的检出率可达到90%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替代羊水穿刺等诊断方法。
三、适用人群
唐氏筛查:适用于所有孕妇,尤其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普通孕妇作为初步的筛查手段。对于有某些高危因素(如家族遗传病史等,但相对而言不是针对特定高风险人群的确诊方法)的孕妇也可以进行筛查。
无创DNA:一般适用于血清学筛查提示为常见染色体非整倍体临界风险(如1/270-1/1000)的孕妇;年龄大于35岁但不愿选择有创产前诊断的孕妇;以及孕周早于12周但又需要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的孕妇等。不过,对于怀有三胎及以上的孕妇、夫妇一方有明确染色体异常的孕妇等,无创DNA检测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此时可能更倾向于进行羊水穿刺等有创检查。
四、检测时间
唐氏筛查:通常有两个时间段,孕早期唐筛在怀孕11-13周+6天进行,孕中期唐筛一般在怀孕15-20周进行。
无创DNA:最佳检测时间是在怀孕12-22周+6天,不过现在有些机构可以在更早的孕周(如孕10周以后)进行检测,但一般建议在12周以后检测结果更准确。
五、检测费用
唐氏筛查:费用相对较低,一般在几百元左右,不同地区和医院可能会有所差异。
无创DNA:费用相对较高,通常在1000-3000元左右,同样不同地区和医院的收费标准可能不同。
六、有创性与风险
唐氏筛查:属于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孕妇和胎儿没有创伤,孕妇不会有痛苦,也不会增加胎儿流产等风险。
无创DNA:也是无创检查,相对安全,孕妇一般不会有明显的痛苦,发生流产等风险极低,低于1/1000。但它毕竟是一种筛查方法,若检测结果提示高风险,还需要进一步通过羊水穿刺等有创检查来确诊。而羊水穿刺等有创检查则有一定的流产风险,大约在0.5%-1%左右。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孕妇,比如高龄孕妇(年龄≥35岁),唐氏筛查的准确性相对较低,此时无创DNA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如果无创DNA结果提示高风险,仍需进行羊水穿刺确诊。对于有家族遗传病史等特殊情况的孕妇,在选择唐氏筛查或无创DNA时,需要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制定最适合孕妇的检测方案,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