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感冒是外感风热之邪致的常见外感病,多在春季发生,由劳累、吹风受凉等引起,有发热、咽痛等症状,与风寒、暑湿感冒有别,可从生活方式预防调理,儿童、老年人有不同注意事项。
风热感冒的症状表现
发热:一般体温较高,可达到38℃甚至更高,这是因为风热之邪侵袭人体,导致机体阳气亢盛,出现发热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可能体温数值有差异,但总体呈现偏高态势。儿童由于自身生理特点,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在患风热感冒时发热可能相对更明显且波动较大。
咽痛:咽部红肿疼痛较为常见,这是风热之邪上扰咽喉部位,导致咽喉气血壅滞所致。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咽痛,但儿童表达可能相对受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是否有拒食、哭闹等表现来判断。
流黄涕:鼻涕多为黄色、黏稠状,是风热之邪侵犯肺卫,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使得肺窍不利,津液被热邪煎熬而出现的症状。
咳嗽:咳嗽咳痰,痰一般为黄色黏稠痰,是风热犯肺,肺失清肃,气逆于上引起咳嗽,痰液黏稠是因为热邪灼津为痰。不同年龄儿童咳嗽表现有差异,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伴咳嗽,较大儿童能表述咳嗽不适。
其他:可能伴有头痛、口渴、舌尖边红、苔薄黄等表现。头痛是风热上扰清窍所致;口渴是因为热邪伤津;舌尖边红、苔薄黄是风热在表的典型舌象表现。
风热感冒的病因
季节因素:春季气候多变,风多且空气湿度相对变化较大,人体容易受到风热之邪侵袭而引发感冒。不同年龄人群在春季都有患病可能,儿童相对更易在季节交替时发病,因为其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
劳累因素:过度劳累会耗伤人体正气,使人体抵抗力下降,风热之邪趁机侵袭人体。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长期过度劳累都可能增加患风热感冒的风险,比如学生考前熬夜复习、成年人长期加班等情况。
吹风受凉:在出汗后或正处于通风良好但温度较低的环境中吹风,腠理开泄,风热之邪容易乘虚而入。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为这种情况患病,儿童玩耍后出汗未及时保暖、成年人在空调房进出不注意等都可能引发风热感冒。
与其他感冒类型的区别
与风寒感冒区别:风寒感冒一般是因劳累后吹风受凉,风寒之邪侵袭所致,发热较轻,怕冷明显,流清涕,痰白清稀,舌苔薄白;而风热感冒发热重,咽痛明显,流黄涕,痰黄黏稠,舌苔薄黄,这是两者主要区别。对于儿童来说,风寒感冒可能更易在寒冷冬季因保暖不当发病,风热感冒多在春季等相对温暖季节发病。
与暑湿感冒区别:暑湿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有明显的暑湿之邪致病特点,除了感冒症状外,常伴有胸闷、恶心、呕吐、身重困倦等表现,而风热感冒主要以风热犯表的发热、咽痛等表现为主,没有明显的暑湿相关症状。
预防与调理
生活方式方面
饮食:患病期间宜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如绿豆、苦瓜、梨等,这些食物有清热作用。儿童饮食要注意易消化,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比如避免给儿童吃炸鸡、辣椒等。成年人也应遵循清淡饮食原则,有助于病情恢复。
休息:患病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有足够能量来对抗病邪。儿童需要保证充足睡眠,家长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成年人也要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
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在春季等容易发生风热感冒的季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风热之邪在室内聚集的机会。不同年龄人群所处环境都需要注意通风,但儿童和老年人对空气质量要求相对更高,更要注意室内通风良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自身免疫力较低,在预防风热感冒时要尤其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在出汗后吹风。饮食上要营养均衡,增强抵抗力。当儿童患风热感冒时,家长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体温、精神状态等,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抵抗力下降,容易患风热感冒。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果老年人患风热感冒,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更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必要时及时就医,且用药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安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