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和鼻窦炎发病部位不同,鼻炎主要在鼻腔黏膜,鼻窦炎在鼻窦黏膜;病因有感染、过敏、环境等;症状表现有鼻塞、流涕等不同;诊断方法有前鼻镜检查等;治疗原则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等,鼻窦炎还涉及控制感染等。
鼻窦炎:发病部位是鼻窦黏膜,鼻窦包括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是鼻腔周围含气的骨质空腔。各年龄段人群的鼻窦发育情况不同,儿童鼻窦发育尚不完善,窦口相对宽大,感染易经窦口侵入鼻窦;成年人鼻窦发育成熟,但也可能因鼻腔病变等原因导致鼻窦炎症发生。
病因
鼻炎:
感染因素:病毒感染是常见病因,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遭受病毒感染引发鼻炎;细菌感染相对较少见,多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成年人也可能因细菌感染引发鼻炎。
过敏因素: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体质人群接触后易引发鼻炎,不同年龄阶段过敏体质的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接触新环境中的过敏原而发病,成年人则可能因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改变等接触新过敏原引发过敏相关性鼻炎。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刺激性气体等可刺激鼻腔黏膜引发炎症,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的人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患鼻炎的风险都可能增加。
鼻窦炎:
感染因素:多由鼻炎蔓延所致,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等病原体感染鼻窦引发炎症,儿童因鼻腔与鼻窦解剖结构特点,更易出现鼻窦感染后炎症扩散;成年人也可因鼻炎未及时控制等原因导致鼻窦炎发生。
鼻腔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会影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增加鼻窦炎的发病几率,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鼻腔结构异常引发鼻窦炎,儿童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鼻腔结构异常相关问题。
变态反应:过敏体质者鼻腔黏膜变态反应可波及鼻窦,引起鼻窦炎,过敏体质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有发生鼻窦炎的可能,儿童过敏引发鼻窦炎时需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及时就医。
症状表现
鼻炎:
鼻塞: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张口呼吸、睡眠不安等表现,成年人鼻塞可能影响正常的呼吸和生活质量。
流涕:清水样涕多见于过敏性鼻炎,脓涕可能是感染性鼻炎的表现,儿童流涕可能因不会擤鼻涕而出现鼻涕倒流,引起咳嗽等症状;成年人流涕情况根据病因不同有所差异。
打喷嚏:过敏性鼻炎多有阵发性打喷嚏,次数较多,儿童和成年人打喷嚏表现相似,但儿童可能因鼻腔刺激更易频繁打喷嚏。
鼻痒:过敏性鼻炎患者常出现鼻痒,儿童可能因鼻痒出现搔抓鼻部等表现,成年人也会因鼻痒感到不适。
鼻窦炎:
鼻塞:比鼻炎引起的鼻塞更为明显,可导致嗅觉减退,儿童鼻塞可能影响进食和睡眠,成年人鼻塞会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流涕:脓涕较多,不易擤尽,儿童脓涕可能倒流至咽部引起咳嗽等症状;成年人脓涕情况相对典型。
头痛:不同鼻窦的炎症可能引起相应部位的头痛,额窦炎多表现为前额部头痛,筛窦炎头痛部位较为广泛,上颌窦炎多为面颊部疼痛,蝶窦炎则表现为颅底或眼球后疼痛等,儿童头痛表述可能不如成年人准确,需要家长密切观察。
嗅觉减退:鼻窦炎患者常伴有嗅觉减退,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出现,儿童可能因嗅觉减退影响对气味的感知,进而影响食欲等。
诊断方法
鼻炎:
前鼻镜检查:可观察鼻腔黏膜情况,儿童检查时需轻柔操作,成年人检查相对方便,通过前鼻镜能初步看到鼻腔黏膜有无充血、肿胀、分泌物等情况。
过敏原检测:对于过敏性鼻炎,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明确过敏原,儿童进行过敏原检测时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避免造成过多创伤;成年人过敏原检测则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鼻窦炎:
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鼻腔和鼻窦开口情况,儿童鼻内镜检查可能需要在麻醉下进行以保证检查顺利,成年人可在常规鼻内镜下检查,通过鼻内镜可以看到鼻窦开口有无肿胀、分泌物堵塞等。
影像学检查:如鼻窦CT,可明确鼻窦内病变情况,儿童进行鼻窦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成年人则可通过鼻窦CT准确判断鼻窦炎症的范围和程度等。
治疗原则
鼻炎: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明确过敏原后应尽量避免接触,儿童要注意避免接触家中的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可通过清洗床单、使用防螨寝具等方式;成年人则要根据工作和生活环境避免接触相应过敏原。
药物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儿童使用药物需选择儿童适用剂型,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成年人用药相对选择范围较广,但也需遵循用药原则。
生理盐水冲洗: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内分泌物,减轻鼻腔黏膜水肿,儿童冲洗时要注意压力和方法,避免造成不适;成年人可自行掌握合适的冲洗方式。
鼻窦炎:
控制感染: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儿童使用抗感染药物要注意选择儿童安全的品种和剂量;成年人也需合理选用抗感染药物。
改善鼻窦引流:可使用鼻用减充血剂等,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儿童使用鼻用减充血剂要严格控制,避免引起不良反应;成年人使用时也要遵循规范。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鼻腔结构异常影响鼻窦引流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儿童手术需谨慎评估,成年人手术则根据病情决定是否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