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物吸入有不同阶段表现,初期多有突然呛咳等,缓解期有阵发性咳嗽,梗阻期可致呼吸困难等,不同异物性质及部位表现有差异,还伴随发热、咯血、消瘦等症状,儿童和成人表现特点不同,儿童婴幼儿以哭闹呛咳等为主,学龄儿童能表述部分症状,成人青壮年有明确吸入史易误诊,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
一、症状表现
(一)不同阶段表现
1.异物吸入初期
多有突然呛咳史,这是因为异物进入气道后刺激气道黏膜引起剧烈的防御性反射。儿童在进食过程中如果哭闹、嬉笑,异物很容易误入气道,瞬间出现呛咳,可伴有呼吸不畅、面色发红或发白等表现。对于成人来说,也可能在进食、口含物品时突然出现呛咳,如口含小玩具、食物颗粒等情况。
2.缓解期
部分患者异物可能暂时嵌顿在气道某一部位,此时呛咳可能会减轻,但会出现阵发性咳嗽。例如,异物较小且位置相对固定时,患者可能间断出现咳嗽,以刺激性干咳为主,尤其在活动后或体位改变时,咳嗽可能会加重。儿童可能表现为间断性的咳嗽,家长可能会误以为是普通感冒咳嗽而忽视病情。
3.梗阻期
若异物完全阻塞气道,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时胸廓周围软组织凹陷,即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严重时患者面色青紫、烦躁不安,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成人异物完全阻塞气道时,可能无法说话、不能咳嗽,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的状态;儿童则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甚至可能很快出现窒息等严重情况。
(二)不同异物性质及部位表现差异
1.植物性异物
植物性异物容易引起气道黏膜的炎症反应,患者咳嗽症状相对较明显,且病程中可能伴有发热,因为植物性异物容易导致气道感染。例如,豆类异物进入气道后,气道黏膜会出现水肿、充血,炎症反应持续存在,患者咳嗽、发热等症状可能会反复出现。儿童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低,植物性异物导致的炎症反应可能更重,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
2.金属性异物
金属性异物相对较光滑,对气道黏膜的刺激相对较小,咳嗽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如果异物位置导致气道梗阻,呼吸困难症状会很突出。例如,小钢珠进入气道,初期可能咳嗽不重,但如果阻塞主支气管,很快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成人金属性异物导致梗阻时,呼吸困难表现会非常危急,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3.不同部位异物
气管异物:主要表现为剧烈呛咳、喘鸣、呼吸困难等。异物在气管内活动时,可听到气管拍击音,患者咳嗽时可听到异物撞击气管壁的声音。儿童气管异物时,由于气管管腔相对较窄,呼吸困难症状出现较早且较明显。
支气管异物:若为一侧主支气管异物,早期可能只有轻微咳嗽,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患侧肺不张或肺气肿表现。肺不张时,患侧胸廓活动度减小,呼吸音减弱;肺气肿时,患侧胸廓饱满,呼吸音降低。儿童支气管异物时,肺不张或肺气肿的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通过胸部X线等检查可发现异常。右侧支气管较粗短,所以右侧支气管异物相对多见,右侧肺不张或肺气肿的情况更易发生。
二、伴随症状
(一)发热
当异物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发热。一般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感染相关的发热,且发热可能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例如,异物在气道内停留时间较长,引起气道化脓性炎症时,发热会比较明显,同时可能伴有咳痰,痰可为脓性。
(二)咯血
少量咯血较为常见,多是由于异物刺激气道黏膜,导致黏膜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表现为痰中带血,血液一般为鲜红色。如果异物损伤较大的血管,可能会出现较多量咯血,但相对较少见。成人支气管异物出现咯血时,需要警惕是否有血管损伤等严重情况;儿童咯血时,家长应引起重视,因为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病情,咯血可能提示气道损伤较严重。
(三)消瘦
长期存在支气管异物的患儿,由于气道梗阻影响通气功能,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可能会出现消瘦。患儿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体重标准。例如,异物长期存在于支气管内,影响患侧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机体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代谢率改变,从而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导致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出现消瘦表现。
三、不同人群表现特点
(一)儿童
1.婴幼儿
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多以哭闹、呛咳为主要表现。在喂奶或进食时突然出现呛咳,随后可能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绀等情况。由于婴幼儿气道狭窄,异物更容易导致完全梗阻,一旦发生完全梗阻,抢救不及时易危及生命。家长需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喂养情况,避免给婴幼儿喂食瓜子、花生等易导致异物吸入的食物。
2.学龄儿童
学龄儿童能够表述部分症状,可能会说胸痛、胸闷等,但表述可能不准确。他们在玩耍时可能将小玩具放入口中,不慎吸入气道,之后出现间断咳嗽、喘息等表现。家长如果发现儿童有不明原因的长期咳嗽、喘息,应考虑到支气管异物的可能,及时带儿童就医检查。
(二)成人
1.青壮年
青壮年多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能较清楚地描述呛咳等情况。如果异物未完全阻塞气道,可能会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等,容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在诊断时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胸部影像学等检查进行鉴别。
2.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吞咽功能减退,牙齿脱落等原因,异物吸入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容易被忽视。而且老年人常合并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支气管异物的症状可能被原发病症状掩盖。当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情况时,要考虑到支气管异物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