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是中医病症,因多种因素致脾胃阳气不足、功能失常,有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可由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引发,可通过饮食、生活起居调理,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脾胃虚寒的定义
脾胃虚寒是中医的一种病症概念,又称脾胃阳虚,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劳倦过度或久病耗伤脾胃阳气所致。脾胃在人体中有着重要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脾胃虚寒时,脾胃的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导致脾胃的消化吸收等功能失常。
二、脾胃虚寒的主要表现
1.消化系统症状
腹痛:多为隐痛,疼痛程度较轻,喜温喜按,也就是用手捂着或者热敷腹部会感觉舒适,在受凉、进食生冷食物后疼痛往往会加重,这是因为寒邪入侵或饮食刺激进一步损伤了脾胃阳气,导致腹部气血运行不畅,而阳气不足又无力温煦,所以出现隐痛且喜温喜按。例如,一些长期脾胃虚寒的患者,在天气转凉或者吃了寒凉的水果后,就会出现腹部隐隐作痛的情况。
腹泻:大便稀溏,质地清稀,甚至可能出现完谷不化的情况,也就是大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这是由于脾胃虚寒,不能正常腐熟水谷和运化水湿,水湿停滞,清浊不分,从而导致腹泻。比如,患者可能每天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像水一样的稀便,并且能看到没有消化的食物颗粒。
食欲不振:患者感觉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食量减少。这是因为脾胃阳气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食物不能及时被消化和运化,所以患者没有饥饿感,对饮食缺乏兴趣。
2.全身症状
怕冷:患者容易感觉寒冷,比正常人更怕凉,尤其是四肢末端容易发凉。这是因为阳气不足,不能很好地温煦全身,所以患者会有怕冷的表现。例如,在相同的环境温度下,脾胃虚寒的患者会比其他人穿得更多,还会感觉手脚冰凉。
神疲乏力:患者精神疲倦,身体乏力,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由于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寒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不能很好地运化水谷精微来生成气血,从而使人体气血不足,出现神疲乏力的症状。
三、脾胃虚寒的发病因素
1.年龄因素
儿童:儿童脾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如果家长喂养不当,如给儿童过多食用生冷的食物,像冷饮、生的瓜果等,或者让儿童腹部着凉,都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例如,一些家长在夏天经常给儿童吃大量的冰淇淋,就可能引起儿童脾胃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脾胃功能逐渐衰退,阳气也会逐渐不足,更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而且老年人往往体质较弱,对外界寒邪的抵御能力下降,一旦受到寒邪侵袭或者饮食不注意,就容易引发脾胃虚寒。
2.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因素不是导致脾胃虚寒的直接原因,但在不同性别中,由于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能会有一定影响。比如,女性如果过度节食减肥,或者在经期、孕期等特殊时期不注意保暖和饮食,也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脾胃虚寒。而男性如果长期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也可能导致脾胃虚寒。
3.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不节:长期暴饮暴食,或者经常吃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会损伤脾胃。例如,长期大量食用冰镇饮料、冰镇水果等生冷食物,会直接寒凝脾胃,导致脾胃阳气受损;长期吃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等,会加重脾胃的运化负担,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引发脾胃虚寒。
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过度和脑力劳动过度,会耗伤人体的正气,其中也包括脾胃阳气。比如,一些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或者长期熬夜、过度用脑的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
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气机不畅,阳气运行受阻,从而引发脾胃虚寒。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长期不运动则会使脾胃功能减弱。
4.病史因素
患有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病程较长,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例如,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由于胃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受到影响,时间久了就可能出现脾胃虚寒的病理变化。
手术后:一些腹部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手术创伤等因素,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出现脾胃虚寒的情况。比如,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患者,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容易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
四、脾胃虚寒的调理与注意事项
1.饮食调理
适宜食物:可以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来温补脾胃阳气,如羊肉、牛肉、桂圆、荔枝、韭菜、生姜等。羊肉具有温中补虚的作用,适合脾胃虚寒的人食用;桂圆能补益心脾、温补阳气;生姜可以温中散寒,做菜时可以适当多放一些生姜。
避免食物: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如冷饮、生鱼片、生黄瓜、苦瓜等,这些食物会进一步损伤脾胃阳气;也要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等,以免加重脾胃的运化负担。
2.生活起居调理
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背部等部位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在季节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晚上睡觉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比如,每天坚持散步30分钟左右,有助于脾胃气机的通畅。
3.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家长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避免给儿童食用过多生冷食物,要注意腹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儿童增减衣物。如果儿童出现脾胃虚寒的症状,如腹痛、腹泻等,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理,必要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中医调理。
老年人:老年人脾胃虚寒者要更加注意生活起居的调养,饮食上要选择容易消化、温热的食物,运动要适度,避免劳累。同时,家人要多关心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