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转氨酶高可能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毒性肝炎、代谢综合征相关等原因导致。

1.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发病率约1/7000~1/13000,多见于孕30~38周,表现为转氨酶急剧升高(常>500U/L)、胆红素升高、凝血功能障碍。其机制与线粒体脂肪酸β氧化障碍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有关,需紧急终止妊娠。
2.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发病率0.1%~15%,转氨酶升高幅度多在正常上限2~5倍,伴血清总胆汁酸升高(>10μmol/L)。机制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肝细胞膜胆固醇沉积、胆汁酸排泄障碍相关。
3.病毒性肝炎
妊娠期乙肝病毒携带者活动率较非孕期升高2~3倍,丙型肝炎病毒载量可能增加10倍。研究显示,妊娠期急性肝炎患者转氨酶升高幅度可达正常上限10~20倍,需立即进行病毒定量检测及母婴阻断治疗。
4.代谢综合征相关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转氨酶升高风险较非GDM孕妇增加1.8倍,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进展有关。肥胖孕妇(BMI>30kg/m2)转氨酶升高风险增加2.3倍。
生理性升高者需保证每日12小时睡眠,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压迫;饮食控制(总热量1800~2000kcal/d,碳水化合物占比50%~55%),避免高脂饮食(脂肪供能<30%)。ICP患者需使用熊去氧胆酸降低胆汁酸;乙肝活动期需在孕24~28周开始口服替诺福韦酯进行母婴阻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