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的诊断包括病史采集(关注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发作特点及症状)、体格检查(查心率心律、血压等)、辅助检查(心电图分常规和Holter、心脏超声评估结构功能、实验室查血常规和甲状腺功能)及鉴别诊断(与房扑、室上速等心律失常及生理性心悸鉴别)。
一、病史采集
年龄与性别因素:老年人群房颤发生率相对较高,女性在某些特定生理阶段(如围绝经期)房颤风险可能有变化。要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心血管疾病史,如冠心病、心肌病等,这些疾病都可能增加房颤发生风险。例如,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心肌缺血等情况可能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房颤。还要了解患者近期是否有感染、手术、酗酒、大量饮用咖啡或浓茶等情况,感染可能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影响心脏,手术应激、过量饮用刺激性饮品等都可能诱发房颤。
病史细节:询问房颤发作的特点,是阵发性还是持续性房颤等,阵发性房颤可能有自行终止的情况,持续性房颤则持续时间较长。同时了解患者有无头晕、黑矇、心悸、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同症状可能提示房颤对患者心功能等影响程度不同。
二、体格检查
心率与心律:房颤患者心率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脉率低于心率,即脉搏短绌。通过触诊脉搏和听诊心脏来判断心律情况,例如用听诊器听诊心脏时可发现心跳节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一。
其他体征:检查患者血压情况,房颤可能影响心输出量导致血压波动。还要注意有无其他心血管相关体征,如有无心脏扩大的体征等,比如通过听诊心界等初步判断心脏大小情况,若存在心脏扩大可能提示基础心脏疾病较严重。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
常规心电图:是诊断房颤的重要依据,可发现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心室律绝对不规则,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不同年龄段患者心电图表现可能有一定差异,但基本特征是相似的。例如老年患者心电图上f波可能不太典型,但仍可通过心室律不规则等特征初步判断。
动态心电图(Holter):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常规心电图可能无法捕捉到发作时的心电图表现,Holter可连续记录24-4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心电图,有助于发现阵发性房颤的发作情况,明确房颤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
心脏超声检查
结构评估:了解心脏的结构情况,如心房、心室的大小,有无心房血栓等。房颤患者左心房扩大较为常见,通过心脏超声可以准确测量心房、心室的内径等指标。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心脏超声表现可能有差异,比如儿童心脏超声结构与成人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都是评估心脏结构是否正常。
功能评估: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如射血分数等。房颤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心脏超声可以准确测定射血分数等指标来判断心功能情况,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心功能评估尤为重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患者有无感染等情况,感染可能是房颤的诱发因素之一,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等感染征象,需考虑感染相关房颤可能。
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异常是房颤的常见诱因之一,如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可影响心脏电活动导致房颤。所以检测甲状腺功能对于鉴别房颤病因有重要意义。
四、鉴别诊断要点
与其他心律失常鉴别
房扑:房扑的心电图表现为规则的锯齿状F波,心室律可规则或不规则,与房颤的f波不同。通过心电图上F波的特征可以与房颤鉴别。
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一般较快且规则,而房颤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可通过心率和心律特点进行鉴别。
与生理性心悸等情况鉴别:有些健康人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出现心悸等类似房颤的症状,但通过心电图等检查可发现并无房颤的心电图特征,从而进行鉴别。例如健康人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短暂心悸,但心电图正常可排除房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