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出血风险评分常用HAS-BLED评分,由高血压、肝肾功能异常、卒中、出血倾向、INR波动大、老年、药物或酒精构成,总分0-9分,0-1分低风险,2分及以上中-高风险,可助医生评估抗凝治疗及方案选择,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患者评估有差异,老年易偏高,饮酒或服药等生活方式及相关病史会影响出血风险,需综合考量。
HAS-BLED评分构成及各指标意义
高血压(Hypertension):收缩压≥160mmHg得1分。高血压会使血管压力增加,增加血管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尤其是在进行抗凝等治疗时,血压控制不佳会显著提高出血风险。
肝肾功能异常(Abnormalrenal/liverfunction):肝功能不全(如慢性肝病)得1分,肾功能不全(如慢性肾病)得1分。肝脏是许多药物代谢的场所,肾功能不全时药物排泄受限,都可能影响抗凝药物等的代谢,进而影响出血风险;慢性肝病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等功能可能异常,肾功能不全患者体内毒素蓄积等也会干扰凝血机制,增加出血风险。
卒中(Stroke):有卒中病史得1分。既往卒中病史提示患者血管状况较差,同时在抗凝治疗预防房颤卒中时,本身就存在出血风险,有卒中病史的患者出血风险进一步升高。
出血倾向(Bleeding):有出血倾向或既往有出血史得1分。本身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无论是自然状态还是在接受抗凝等治疗时,都更容易发生出血事件。
INR波动大(LabileINR):INR值波动大得1分。INR是评估抗凝效果的重要指标,INR波动大意味着抗凝效果不稳定,过高会增加出血风险,过低则抗凝效果不佳,所以INR波动大提示出血风险增加。
老年(Elderly):年龄≥65岁得1分。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包括凝血和止血功能的调节能力下降,同时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使用药物时更容易出现出血相关问题。
药物或酒精(Drugs/alcohol):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饮酒得1分。抗血小板药物会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饮酒会影响肝脏功能和凝血机制,两者都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HAS-BLED评分的应用及意义
评分范围及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总分为0-9分,得分越高,出血风险越高。一般来说,0-1分表示低出血风险,2分及以上表示中-高出血风险。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HAS-BLED评分来综合评估是否进行抗凝治疗以及选择合适的抗凝方案。例如,对于低出血风险的房颤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抗凝治疗来预防卒中;而对于中-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则需要谨慎权衡抗凝治疗预防卒中的获益和出血的风险,可能需要调整抗凝药物的剂量或选择其他非抗凝的卒中预防措施。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患者的评估差异
年龄:老年患者HAS-BLED评分更容易偏高,因为老年人本身器官功能衰退,合并疾病多,药物代谢和凝血功能调节能力下降,所以对于老年房颤患者,更需要密切关注出血风险评分,在进行抗凝等治疗时要更加谨慎,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性别:一般来说,性别本身不是直接决定HAS-BLED评分的因素,但在相同评分下,女性和男性的出血风险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可能对某些抗凝药物的出血反应更敏感,但具体还需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评估。
生活方式:有饮酒习惯或服用特定药物的患者,HAS-BLED评分中药物或酒精相关的得分会增加,这类患者出血风险相对更高,在评估和处理时要充分考虑其生活方式对出血风险的影响,如劝导戒酒等。
病史:有卒中病史、肝肾功能不全病史等的患者,本身基础疾病就会影响出血风险,在计算HAS-BLED评分后,要结合这些病史来综合判断抗凝治疗的风险收益比,例如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房颤患者,选择抗凝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大且出血风险高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