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异物有典型症状表现,婴幼儿会突然剧烈呛咳等,较大儿童有相应咳嗽等表现;需询问异物接触史和发病过程细节;辅助检查有胸部X线和CT,各有特点;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儿童需特别注意,婴幼儿要留意行为变化,有基础疾病儿童要结合病史等综合判断。
一、典型症状表现
(一)异物吸入瞬间表现
1.婴幼儿:宝宝突然出现剧烈呛咳,可能伴有面色涨红、口唇发绀等表现。这是因为异物进入气管后刺激气管黏膜,引发机体的防御性反射。例如,当宝宝口中含着小物件如珠子、小玩具零件等时,在嬉笑、哭闹、跑跳过程中异物呛入气管,就会立刻出现剧烈呛咳。
2.较大儿童:可能会突然咳嗽、呼吸急促,能明确表述有异物呛入的经历。比如孩子在进食花生、瓜子等带壳食物时,大笑或说话导致异物进入气管,随即出现咳嗽等不适。
(二)异物停留气管时表现
1.阵发性咳嗽:异物在气管内不完全阻塞时,宝宝会出现阵发性咳嗽,咳嗽程度时轻时重。例如,较小的异物在气管内随着呼吸气流上下移动,刺激气管黏膜,引起阵发性咳嗽。
2.喘息:若异物部分阻塞气管,宝宝会出现喘息症状,呼吸时可听到喘鸣音。这是由于气管部分狭窄,气流通过受阻产生。比如气管内有较小的圆形异物,部分阻塞管腔,导致气体进出不畅,出现喘息。
3.呼吸困难:当异物完全阻塞气管时,宝宝会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明显凹陷(三凹征),同时面色青紫。这是因为气管完全阻塞,气体无法正常进出肺部,导致机体缺氧,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表现。
二、病史询问要点
(一)异物接触史
要详细询问宝宝近期是否接触过小的物体,如玩具零件、豆类、坚果类食物等。比如询问家长“宝宝最近有没有把小珠子之类的东西放在嘴里?”“是否在进食花生、瓜子等时发生过呛咳情况?”通过准确了解异物接触史,有助于判断气管异物的可能性。
(二)发病过程细节
了解宝宝发病的具体时间、当时的活动状态以及发病后的表现等。例如询问“宝宝是在什么时候发生呛咳的?当时正在做什么?之后咳嗽有没有缓解过等”,这些细节对于判断气管异物非常关键。比如宝宝在进食过程中突然剧烈呛咳,之后一直有咳嗽、喘息等表现,就高度怀疑气管异物。
三、辅助检查手段
(一)胸部X线检查
1.阳性表现:部分气管异物可通过胸部X线检查发现异常,如异物导致的肺气肿、肺不张等间接征象。但对于一些较小的、密度与气管周围组织相近的异物,可能无法直接显示。例如,较大的金属异物在胸部X线片上可清晰看到高密度影,而较小的塑料异物可能显示不明显。
2.局限性:胸部X线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非金属、密度较低的异物可能漏诊。而且对于气管内的异物,有时难以准确判断其位置等细节。
(二)胸部CT检查
1.优势:胸部CT检查对于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能发现胸部X线难以发现的异物。它可以更清晰地显示气管内异物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对于一些较小的、隐匿性较强的异物,胸部CT能够更精准地定位。
2.注意事项:进行胸部CT检查时需要宝宝配合,对于不合作的婴幼儿可能需要适当镇静。同时,要考虑到辐射剂量问题,但在诊断需要时,其带来的诊断价值是值得的。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自身不适,家长需格外留意其日常行为变化。当婴幼儿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呛咳、喘息等情况时,要高度警惕气管异物。由于婴幼儿气管较窄,异物更容易造成阻塞,一旦怀疑气管异物,应尽快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
(二)有基础疾病儿童
对于本身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的儿童,当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较难区分是基础疾病发作还是气管异物引起。此时需要更加细致地询问病史,结合相关检查来综合判断。例如,有哮喘病史的儿童再次出现呼吸困难,若同时有明确的异物接触史,就需要考虑气管异物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