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心肌病是异质性心肌疾病,病因多样,病理生理改变因类型而异,临床表现不同,辅助检查有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等,诊断需综合判断,治疗针对不同类型,预后因类型而异;高血压性心脏病由长期高血压致左心室改变,病理生理有左心室肥厚等,临床表现随病情进展出现相应症状,辅助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等,诊断依靠高血压病史及心脏改变,治疗关键是控血压、改生活方式,预后与血压控制及并发症有关。

一、定义与病因

心肌病

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由不同病因引起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和(或)电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心室肥厚或扩张。病因多样,部分与遗传因素相关,如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感染、中毒等也可引发,如病毒感染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迁延不愈可能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不同年龄均可发病,遗传因素导致的心肌病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中更易出现,如家族中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其亲属患病风险增高。

高血压性心脏病

是由于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负荷过重,导致左心室肥厚、扩张,进而引起心脏功能改变的心脏病。主要病因就是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年龄越大、有高血压家族史、长期高盐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者,患高血压性心脏病风险越高,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更易升高,从而增加心脏负担。

二、病理生理改变

心肌病

以扩张型心肌病为例,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心脏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心排血量下降。肥厚型心肌病则是心肌肥厚,尤其是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常见,导致心室腔变小,心室舒张功能受限,充盈受阻。不同类型心肌病病理生理改变各异,但都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和电活动,可能引发心律失常等问题。

高血压性心脏病

长期高血压使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左心室为克服增高的阻力,逐渐发生代偿性肥厚。起初为向心性肥厚,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心室腔不扩张或轻度扩张;随着病情进展,心肌肥厚加重,心肌供血相对不足,可发展为离心性肥厚,心室腔扩大,收缩功能减退。同时,高血压还可损害小动脉,累及肾脏等靶器官,进一步影响整体循环状态。

三、临床表现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水肿等,早期可能仅在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随着病情发展,休息时也可出现,还可伴有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悸等,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猝死等。

肥厚型心肌病:症状多样,轻者可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常见症状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晕厥等,部分患者因流出道梗阻明显,可在活动时出现头晕甚至晕厥。青年人群中可能因运动诱发症状加重,有家族史的年轻患者需尤其注意运动相关风险。

高血压性心脏病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左心功能不全表现,如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开始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进而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还可伴有咳嗽、咳痰等症状。长期高血压还可影响肾脏,出现蛋白尿等肾功能受损表现。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所差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脏器病变,症状更不典型。

四、辅助检查

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心肌病的重要手段。扩张型心肌病可见心室腔扩大,室壁运动普遍减弱;肥厚型心肌病可见室间隔及左心室后壁增厚,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厚度之比≥1.3等特征性改变。

心电图: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常见ST-T改变、低电压等;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可出现病理性Q波等。

高血压性心脏病

超声心动图:可见左心室肥厚、左心室腔扩大等,早期向心性肥厚时室间隔和左心室后壁增厚,重量增加,但心腔不大;后期离心性肥厚时左心室腔扩大。

心电图:可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劳损,如电压增高(R波在肢体导联≥2.5mV,R波在胸导联≥2.5mV等)、ST-T改变等。

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明确血压升高的程度及波动情况,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和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能发现普通血压测量不易察觉的血压异常。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肌病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综合判断。如扩张型心肌病根据心脏扩大、心力衰竭等表现,结合超声心动图心室腔扩大等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依据家族史、症状及超声心动图室间隔肥厚等特征性改变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冠心病鉴别,冠心病多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冠状动脉狭窄等病变,而心肌病冠状动脉多无明显病变。还需与先天性心脏病鉴别,先天性心脏病多有特殊的心脏杂音等表现,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心脏结构的先天性异常。

高血压性心脏病

诊断:有长期高血压病史,结合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发现左心室肥厚等心脏改变可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可引起左心室肥厚的疾病鉴别,如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可通过超声心动图发现主动脉瓣病变来鉴别,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超声心动图可见主动脉瓣狭窄的特征性表现,而高血压性心脏病主要是长期高血压导致的左心室改变。

六、治疗原则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主要是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利尿剂(如呋塞米等)减轻水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改善心室重构等。对于有严重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或心脏移植等。

肥厚型心肌病: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梗阻,防止并发症。常用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等)减慢心率,改善心室舒张功能;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地尔硫卓等)也可用于缓解梗阻。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室间隔切除术等介入治疗。

高血压性心脏病

治疗关键是积极控制血压,选用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等,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主张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老年患者可适当放宽但也需<150/90mmHg。同时,要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于有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按心力衰竭治疗原则进行相应处理,如使用利尿剂减轻水肿等。

七、预后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预后较差,确诊后5年生存率约50%,10年生存率约25%。病情进展快,易出现难治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但早期诊断、规范治疗可改善预后,如早期使用改善心室重构药物等。

肥厚型心肌病:预后差异较大,部分患者病情稳定,可正常生活多年;部分患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有猝死家族史、左心室壁厚度≥30mm等患者预后较差,需密切随访,定期评估病情。

高血压性心脏病

若能早期、有效控制血压,预后相对较好;但若血压控制不佳,病情逐渐进展,出现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时,预后较差。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5年存活率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积极控制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肥厚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高血压适合喝什么茶比较好?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适合高血压病人喝的茶水主要是各种养生茶,如黑苦荞茶、罗布麻茶、菊花茶等,都具有一定的辅助降压作用,有利于高血压病人控制血压,比较适合高血压病人饮用。普通的茶水中,因为含有茶碱,容易产生心血管系统和中枢兴奋作用,影响高血压病人的睡眠、影响血压的控制,一般不提倡高血压的病人饮用。
高血压可以吃肉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肉食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优质的蛋白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对于高血压的病人,当然可以食用肉。不过吃肉也要注意吃肉的类别,可以多吃一些白肉。例如鱼肉、禽类的肉。尽量少吃一些含胆固醇较高的红肉,例如肥肉、牛肉、羊肉等等,因为吃这些红肉,会造成血脂增高造成动脉硬化,当然适当吃一些是可以的,并不用因噎废食。
高血压的人能不能吃西洋参?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对于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适当吃一些西洋参。西洋参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对于高血压的病人比较有利,最好不要吃红参,因为红参会造成血压升高。除此以外,高血压的病人还需要严格的控制饮食,尽量多吃一些高钾、低钠的食物、粗粮、豆制品、优质的动物植物蛋白等等。戒烟、戒酒,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这是心血管内科比较多见的慢性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造成心肌的缺血性病变。病人会表现为胸憋、气短、心悸、甚至是胸痛等表现,这种疾病严重者,还可以发展成为心肌梗死,甚至是心源性猝死。因此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比如应用改善心肌供血的药物治疗、支架治疗、或者是搭桥手
高血压压差小的原因和危害?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高血压压差小的现象,有可能属于主动脉瓣狭窄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心脏射血受限,血管内容量不足,影响血管供应,可以诱发心绞痛,重者会造成心功能衰竭等。影响脑血管供应,表现出供血不足会表现出头晕,头痛,晕厥,或表现出意识障碍等。高血压压差小的现象,有可能是心包积液的原因造成,大量心包积液压迫限制心脏,可能
胸痹是心脏病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胸痹不一定是心脏病。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梗或是心绞痛病人会表现出胸痹现象。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是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也会表现出胸痹现象。如果病情比较轻微,会表现出胸闷、气促、喘息、呼吸不畅等表现,如果
后天性心脏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多见的后天性心脏病主要是由于心脏的负荷多所造成的变化,可以是后负荷的增加例如高血压所造成的心脏病。也可以是前负荷的增加,例如贫血等心输出量的增加。心脏病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其机制比较复杂。
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费?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费用因病种不同,手术方式不同,地域医院不同而有所差别。一般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或开刀手术总费用大概一万元左右,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胸腔镜、开胸手术,总费用大概在3一4万元左右,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如法洛四联症、三尖瓣下移畸形、肺静脉异位引流、房室管畸形均在开胸体外循环下手术
心电图能查出心脏病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进行心电图检查可以检查出部分心脏疾病,例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室心房肥大等。但是并不是所有心脏方面的病变情况都可以经过心电图检查出来,因此如果您近期有一些不适现象,则可以至医院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心脏病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病的急救方法,具体如下:在病人晕厥后,应当先测量病人呼吸脉搏和心跳,如果病人身体已经失去反应,需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并进行心肺复苏。最好的方法是仰卧于硬物上,头稍低,在病人乳头中间,用右手掌压住左手背,手臂垂直于病人的胸骨,用力压下去使胸骨下沉,然后再放松,配合人工呼吸,直到120到来。病人醒后
肾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样的吗
孙宁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肾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不一样的,肾性高血压是肾实质性损害,蛋白尿,有红血球、白血球、颗粒管形,还有一些其他的颗粒的一些肾性改变,是肾炎后的一种高血压。肾血管高血压,实际是属于肾动脉狭窄,肾血管的一个疾病,往往通过超声的方式,通过肾脏CT的方式,还有通过一些临床上的肾脏彩超的方式,看肾脏大小,所以肾血管性高血压,一般来说是血管病变,而
高血压心脏病的症状
孙宁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高血压心脏疾病的症状表现在早期、中期、晚期,如果是早期,多是肥厚,可能有运动后的气喘,有点胸闷。如果高血压产生的冠心病,会出现心绞痛、心前区疼痛,运动后加重,甚至夜间出现气短、憋闷、心前区不适。如果高血压产生的是心力衰竭,病人可以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咳嗽、咳血、下肢水肿、肝大这些现象。根据产生什么疾病来产生,轻一点的就是左室肥厚,而重一点的
高血压的危害
孙宁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高血压的危害很大,如果血压持续增高,不进行管理会引起心脏的损害,而心脏的损害包括了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房纤颤,还包括了心功能衰竭。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早期会出现白蛋白尿,然后会出现肾功能的下降,血肌酐的增高,最后导致肾衰。高血压对大脑的损害,就是导致了中风的发生,可能轻一点病人是以头晕症状为主,是一些小血管、微血管的一些障碍
肌病是怎么回事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病是一组异质性心肌疾病,有不同病因,遗传性病因较多见引起的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表现为心史肥厚或扩张。心肌病可局限于心脏本身,也可为系统性疾病的部分表现,最终可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进行性心力衰竭。其他心血管疾病继发心肌病,导致病理性改变不属于心肌病范畴,比如心脏瓣膜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病变不属
扩张型肌病是绝症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从治愈角度考虑,扩张型心肌病没有办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和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可以通过长期服药以及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的时间。
肥厚型肌病怎样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分为三类:第一类、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针对流出道梗阻药物主要有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目一是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要是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抗钙通道阻滞剂,还有第二个就是针对心理衰竭治疗,疾病后期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治疗药物选择了与其他原因引起心力衰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