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有腰部疼痛(反复发作、隐痛胀痛酸痛等、腰骶部为主、一般不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活动范围减小、活动时伴不适感)、腰部肌肉紧张或痉挛(可触摸到紧张发硬肌束、严重时肌肉痉挛致剧痛不敢活动)、晨起或久坐后症状加重(晨起僵痛需活动缓解、久坐后因肌肉紧张等致症状加重),不同人群有特殊表现,中老年恢复慢、长期体力劳动者病情反复重、女性孕期产后易引发且恢复慢。
疼痛部位:疼痛主要位于腰部的一侧或两侧,多以腰骶部为主,也就是腰椎与骶骨连接的区域附近。部分患者疼痛可能会向臀部放射,但一般不会向下肢放射性疼痛至小腿和足部(这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有所不同,腰椎间盘突出症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
腰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患者腰部的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在弯腰拾物时,会发现弯腰的幅度明显减小,难以像正常人那样轻松地将手触碰到地面;在转身时,会感觉到腰部转动不灵活,需要整个身体一起转动才能完成转身动作。
活动时的不适感:在进行腰部活动时,往往会伴有腰部肌肉的紧张感和疼痛感,进一步限制了腰部的正常活动。例如在尝试做腰部侧弯动作时,侧弯的一侧腰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使得侧弯的幅度达不到正常范围。
腰部肌肉紧张或痉挛
肌肉紧张表现:用手触摸腰部肌肉时,可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触摸到条索状的肌束。这是因为腰肌劳损时,腰部肌肉长期处于受损状态,身体会通过肌肉紧张来试图稳定腰部结构,从而导致肌肉紧张。比如长时间保持不良坐姿后,触摸腰部肌肉会发现肌肉比较紧绷。
肌肉痉挛情况: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腰部肌肉突然强烈收缩,引起腰部剧烈疼痛,患者往往会因疼痛而不敢活动腰部。例如在夜间睡眠时,可能会突然出现腰部肌肉痉挛,导致疼痛惊醒,此时腰部活动会明显受限。
晨起或久坐后症状加重
晨起时:经过一夜的休息,腰部肌肉处于相对放松状态,但晨起后由于夜间姿势相对固定,腰部肌肉可能会出现血液循环不畅等情况,加上夜间腰部肌肉没有得到有效的活动,所以晨起时腰部疼痛、僵硬等症状会比较明显,需要适当活动后才能逐渐缓解。比如一些长期弯腰工作的人群,晨起时会感觉腰部发僵、疼痛,活动一会儿后症状才会减轻。
久坐后:长时间坐着时,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腰肌劳损部位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因为血液循环不畅而加重,从而导致腰部疼痛、不适等症状明显加重。例如办公室工作人员久坐后,腰部酸痛感会明显增强,需要起身活动才能缓解。
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群由于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退变,腰肌劳损的症状可能会更明显,且恢复相对较慢。他们可能会在轻微活动后就出现腰部疼痛加重的情况,同时随着年龄增长,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会逐渐加重,生活自理会受到一定影响,比如穿衣、弯腰捡东西等动作都会变得困难。
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人群: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腰部肌肉劳损程度往往较重,疼痛可能更为剧烈,腰部活动受限也更明显。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疼痛会持续存在,并且由于长期劳累,病情容易反复,很难完全治愈,会严重影响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女性人群:女性在怀孕期间,腹部增大导致腰部受力改变,产后身体恢复不佳等情况都容易引发腰肌劳损。产后女性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在照顾婴儿久坐或弯腰时疼痛加重,而且由于产后身体较为虚弱,恢复相对较慢,需要特别注意腰部的保养和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