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如去枕平卧6小时等体位要求、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如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剧烈活动;饮食护理,如术后早期及逐步过渡饮食;并发症观察与预防,如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的预防与观察;康复指导,如活动指导和定期复查,需关注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特点进行相应护理。
一、术后一般护理
1.体位要求
患者术后需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保持气道通畅,因为儿童的气道相对狭窄,误吸风险更高。成人患者也应密切观察呼吸情况,若有呼吸不畅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术后24-48小时可根据病情适当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不同年龄患者对体位改变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更轻柔的体位调整操作,避免引起不适或影响恢复。
2.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尤其是儿童患者,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体温异常,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成人也应定时观察血压情况,若血压波动较大,可能提示颅内情况有变化,要及时处理。
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儿童出现嗜睡、烦躁等异常表现,成人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情况,都要立即报告医生。
二、伤口护理
1.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定期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儿童皮肤娇嫩,更要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情况,防止感染。成人也需保持伤口局部清洁,避免沾水,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若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有异常分泌物,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2.避免剧烈活动
术后患者要避免头部剧烈晃动,儿童患者活泼好动,需加强看护,防止因头部活动导致伤口裂开或影响恢复。成人也应注意休息,减少头部不必要的运动。
三、饮食护理
1.术后早期饮食
术后6小时如无恶心、呕吐等不适,可给予少量温开水,儿童要缓慢喂服,防止呛咳。成人也需注意饮水速度。
术后1-2天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儿童的饮食要更加注重营养均衡且易于消化,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成人也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影响身体恢复。
2.逐步过渡饮食
随着病情恢复,可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但仍要保证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恢复,应适当增加富含钙、铁、锌等元素的食物摄入;成人也需注意饮食的全面性,以促进身体康复。
四、并发症观察与预防
1.颅内感染预防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头痛、颈项强直等症状,儿童患者出现哭闹不止、前囟饱满等可能提示颅内感染的表现,要及时告知医生。成人出现头痛加剧、发热等情况也需警惕颅内感染。
保持病房清洁,减少人员探视,尤其是儿童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2.脑脊液漏预防与观察
观察患者有无清亮液体从伤口或鼻腔、耳道流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若发现有脑脊液漏迹象,应让患者去枕平卧,头部抬高30°,告知医生进行处理,防止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五、康复指导
1.活动指导
术后早期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儿童患者在家长看护下进行适当的室内活动,如缓慢行走等,逐渐增加活动量。成人也应循序渐进地恢复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3个月内避免头部受到外力撞击,儿童玩耍时家长要做好防护,成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护头部。
2.定期复查
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期复查头颅CT等相关检查,儿童患者复查时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操作,成人也需按时进行复查以了解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