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清,结合多种因素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的产前筛查方法,涉及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有适用人群且需注意年龄、孕周等事项,高龄孕妇等需重视,孕周等信息准确很重要,筛查前正常饮食即可,特殊病史孕妇要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一、唐氏筛查的定义
唐氏筛查是一种通过抽取孕妇血清,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孕周等因素,来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系数的产前筛查方法。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患儿会出现智力低下、特殊面容、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二、主要筛查内容及相关指标意义
(一)甲胎蛋白(AFP)
指标范围:正常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值会有一定范围,一般在0.7-2.5MoM(中位数倍数)之间。
意义:AFP是胎儿的一种特异性球蛋白,由胎儿肝细胞及卵黄囊合成。若AFP值异常,可能与胎儿神经管缺陷(如无脑儿、脊柱裂)、唐氏综合征等有关。当AFP低于正常范围时,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可能增加;但AFP升高也可能见于其他情况,如双胎妊娠等,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指标范围:正常妊娠期间血清hCG值会随孕周变化,唐氏筛查中主要看其校正后的MOM值。
意义:hCG是由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在唐氏综合征胎儿中,hCG水平通常会升高。如果hCG的MOM值异常升高,提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增大,但hCG异常也可能与其他妊娠相关情况有关,如葡萄胎等,需结合多项指标分析。
(三)游离雌三醇(uE3)
指标范围:有其相应的正常MOM值范围。
意义:uE3是胎盘分泌的主要雌激素,反映胎盘的功能状态。唐氏综合征胎儿的uE3水平往往低于正常妊娠水平。当uE3的MOM值降低时,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增加,不过uE3异常也可能与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相关。
(四)抑制素A(Inh-A)
指标范围:有正常的参考范围。
意义:Inh-A由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分泌。在唐氏综合征胎儿中,Inh-A水平通常会升高。Inh-A的异常升高对唐氏综合征的筛查有一定提示作用,但同样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因为它也可能在其他妊娠异常情况中出现异常。
三、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一)适用人群
所有希望了解胎儿患唐氏综合征风险的孕妇,一般建议怀孕15-20周左右进行筛查。年龄大于35岁的高龄孕妇虽然本身是唐氏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但也可以进行唐氏筛查,不过最终可能还需要结合无创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年龄较大的孕妇,唐氏综合征的发生风险本身较高,进行唐氏筛查时要准确提供年龄等信息,因为年龄是计算风险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年龄越大,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相对越高,所以高龄孕妇更需要重视唐氏筛查及后续可能的进一步检查。
孕周因素:必须准确提供孕周,因为孕周计算错误会影响风险系数的计算。如果孕周不准确,可能导致筛查结果出现偏差。一般通过超声检查来准确核对孕周,尤其是月经不规律的孕妇,更要依靠超声来确定准确孕周。
饮食等生活方式:进行唐氏筛查前不需要空腹,正常饮食即可,但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等影响身体状态的情况。不过过于饥饿或过饱可能会对身体的一些指标产生轻微影响,所以尽量保持平常的饮食状态进行筛查。
特殊病史孕妇:如果孕妇有过异常妊娠史、家族中有唐氏综合征患儿等情况,在进行唐氏筛查时要详细告知医生相关病史,医生会综合评估筛查结果并给出更合适的建议。例如有过染色体异常胎儿分娩史的孕妇,可能需要更精准的检查方法来明确胎儿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