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氏筛查是产检项目,分孕早期(11-13周+6天)和孕中期(15-20周)进行,通过静脉采血检测相关指标并计算风险,结果有低风险、临界风险、高风险,低风险非完全排除患病,临界风险需进一步检查,高风险需无创或羊水穿刺确诊,其意义在于早期筛查风险、减少出生缺陷。
一、产检唐氏筛查的定义
唐氏筛查是通过抽取孕妇血清,检测母体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绒毛促性腺激素和游离雌三醇的浓度,并结合孕妇的预产期、体重、年龄和采血时的孕周等,计算生出先天缺陷胎儿的风险系数的一项产检项目。
二、唐氏筛查的时间
1.孕早期唐氏筛查:
一般在怀孕11-13周+6天进行。此时期通过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结合血清学指标等综合评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孕妇都适用,若孕妇有特殊病史,如曾有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生育史等,更应按时进行孕早期唐氏筛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2.孕中期唐氏筛查:
通常在怀孕15-20周进行。此阶段主要依据血清学指标来计算风险值,对于年龄较大(如35岁以上)的孕妇,孕中期唐氏筛查也是重要的产检项目,能辅助评估胎儿染色体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只要处于相应孕周范围都应按时进行。
三、唐氏筛查的检查方法
1.样本采集:
采用静脉采血的方式获取孕妇血清。采血前一般无需空腹,但如果同时需要进行其他空腹项目的检查,可遵循医嘱决定是否空腹。对于不同性别孕妇无特殊差异要求,正常生活方式下的孕妇按常规静脉采血流程操作即可,若孕妇有凝血功能异常等特殊病史,采血时需特别注意防止出血不止等情况。
2.检测指标及计算:
检测甲型胎儿蛋白(AFP)、绒毛促性腺激素(HCG)和游离雌三醇(uE3)等指标。然后根据孕妇的孕周、体重、年龄等信息,通过特定的计算公式或软件来计算胎儿患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以及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的风险值。例如,孕早期唐氏筛查会综合NT值与血清学指标进行风险评估,孕中期唐氏筛查则主要依据血清学指标的浓度比例来计算风险。
四、唐氏筛查的结果解读
1.低风险:
表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较低,但并不是完全排除患病可能。即使结果为低风险,孕妇仍需按照常规产检流程进行后续的孕期检查,因为唐氏筛查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对于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孕妇,低风险都意味着胎儿患病风险相对较低,但仍要重视后续产检以全面监测胎儿发育情况。
2.临界风险:
介于低风险和高风险之间的结果。此时需要进一步进行无创产前DNA检测或羊水穿刺等检查来明确诊断。对于有特殊病史(如家族中有染色体异常疾病史等)的孕妇,临界风险更需要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胎儿是否真的存在染色体异常。
3.高风险:
提示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较高,但高风险并不等同于胎儿一定患病,还需要通过羊水穿刺等有创检查来确诊。对于年龄较大的孕妇,出现高风险结果时更要积极配合进行进一步的确诊检查,因为随着孕妇年龄增加,胎儿患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本身就相对较高。
五、唐氏筛查的意义
1.早期筛查风险:
通过孕早期和孕中期的唐氏筛查,可以在较早阶段发现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的风险,以便及时采取进一步的诊断和处理措施。例如,若孕早期发现NT增厚等异常情况,结合血清学指标的高风险结果,可更早启动后续的确诊检查流程,为孕妇及家属争取更多时间来考虑应对方案。
2.减少出生缺陷:
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会导致胎儿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通过唐氏筛查可以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必要时终止妊娠等,以减少患有严重出生缺陷胎儿的出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无论是健康生活方式还是有一定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但需注意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胎儿患病风险,更应重视唐氏筛查)的孕妇,唐氏筛查都有助于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