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积液常见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疼痛,急性损伤致积液疼痛剧烈,慢性劳损者多为隐痛且活动时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差异;膝关节明显肿胀,外观饱满,皮肤发亮,肿胀程度分轻重,不同生活方式及有膝关节病史人群表现不同;活动范围受影响,轻重度活动受限表现各异,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膝关节周围特定部位有明显压痛,个体压痛敏感程度有别,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有膝关节病史人群压痛表现不同;部分患者出现局部低热,儿童和老年人表现有特点,有膝关节病史合并其他感染因素时发热可能更明显。
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膝关节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急性损伤导致的膝关节积液,疼痛往往较为剧烈,可能呈刺痛或胀痛感;而慢性劳损引起的膝关节积液,疼痛相对较隐匿,多为隐痛或酸痛,在活动膝关节时疼痛可能会加重,比如上下楼梯、深蹲等动作会使疼痛明显加剧。不同年龄人群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通过哭闹、不愿活动膝关节来体现疼痛;老年人则可能因本身关节退变基础,疼痛伴随活动受限等表现更突出。
肿胀:膝关节会明显肿胀,外观上能看到膝关节周围饱满,皮肤可能会有轻度发亮的表现。肿胀程度也有不同,轻度肿胀可能仅能通过触摸感觉到膝关节周围组织较饱满,而重度肿胀时膝关节明显膨隆,形似“葫芦状”。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肿胀表现可能有区别,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膝关节长期承受较大压力,肿胀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且消退较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人群,膝关节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积液导致的肿胀可能会更明显。有膝关节病史的人群,如既往有过膝关节损伤或炎症,再次出现积液时肿胀可能会比首次发病时更迅速且程度更重。
活动受限:患者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影响,比如屈伸活动不能达到正常范围。轻度活动受限可能表现为下蹲困难、伸直膝关节时感觉不顺畅;重度活动受限则可能几乎不能弯曲或伸直膝关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像行走、站立等基本活动都会受到阻碍。儿童活动受限可能表现为不愿意走路、跛行等;老年人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其日常起居,如穿衣、如厕等都需要他人协助。不同生活方式人群活动受限程度与他们日常对膝关节的使用频率相关,经常运动的人群一旦出现活动受限会更不适应,而长期卧床的人群活动受限可能相对容易被忽视,但其实也会影响其康复进程。有膝关节病史的人群活动受限可能会逐渐加重,因为原有病变基础上积液会进一步破坏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压痛:在膝关节周围特定部位有明显压痛,常见的压痛部位有关节间隙、髌骨周围等。用手指按压这些部位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不同个体的压痛敏感程度有差异,一些身体较为敏感的人群可能压痛表现更明显,而疼痛耐受度高的人群可能压痛反应相对较轻。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对压痛的反应可能会通过哭闹等更强烈的方式表现出来;老年人可能因关节退变导致对压痛的感知相对迟钝,但仍能感觉到明显不适。生活方式中经常运动的人群膝关节周围组织相对更紧实,压痛可能不如长期不运动人群容易被察觉;有膝关节病史的人群,压痛部位可能会因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既往有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压痛可能更集中在半月板相应的关节间隙部位。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膝关节局部发热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膝关节内产生过多积液,引发机体的炎症应答,从而出现局部体温升高。但发热程度一般相对较轻,多为低热,体温通常在37.5℃-38℃左右。不过也有少数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中度发热。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膝关节积液导致的发热可能不太容易被准确测量,但可能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老年人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即使有发热也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仍需密切关注,因为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轻微的感染等情况也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有膝关节病史且合并有其他感染因素的人群,发热可能会更明显,需要及时就医鉴别是单纯膝关节积液引起的炎症发热还是合并有全身感染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