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是膝关节内半月板受外力等致破裂撕裂,常见因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表现有疼痛、肿胀等,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诊断,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康复要重视,预防需运动、老人、基础病者分别注意相关方面。
一、半月板损伤的定义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内股骨与胫骨之间的纤维软骨结构,呈新月形,分为内侧半月板和外侧半月板,其主要作用是稳定膝关节、缓冲震动、协助膝关节的旋转活动等。半月板损伤是指半月板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的破裂或撕裂等损伤情况。
二、常见病因
1.年龄因素
中青年人群:多因运动损伤导致,如在篮球、足球等剧烈运动中,突然的扭转、减速、跳跃等动作,使得膝关节处于不协调的运动状态,半月板受到过度的挤压、研磨而损伤。例如,足球运动员在变向冲刺时,膝关节的旋转动作易引发半月板损伤。
老年人:往往是由于膝关节退变,半月板本身发生退变、弹性下降,在轻微的膝关节活动下,如上下楼梯、起身等动作,就可能发生半月板损伤。随着年龄增长,半月板的血供逐渐减少,修复能力下降。
2.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频繁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的人群:如矿工、搬运工人等,膝关节长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磨损,半月板磨损速度加快,容易发生损伤。
运动方式不当的人群:如跑步时姿势不正确、运动前未充分热身等,都增加了半月板损伤的风险。
3.病史因素
既往有膝关节其他疾病的人群:例如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由于关节结构和力学改变,半月板更容易受到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常伴随半月板损伤,因为韧带损伤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半月板的正常受力。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疼痛:膝关节局部疼痛,疼痛程度不一,急性损伤时疼痛较为剧烈,可伴有肿胀;慢性损伤时疼痛相对较轻,但在膝关节活动时疼痛会加重,如上下楼梯、蹲起时。
肿胀:受伤后膝关节很快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半月板损伤后,关节内出血、渗出等导致关节腔积液。
弹响或交锁:部分患者在膝关节活动时可听到弹响,有时会出现膝关节突然被卡住,不能屈伸的交锁现象,休息后可能自行解锁。
2.体征
压痛:在半月板损伤的相应部位有固定的压痛,如内侧半月板损伤时,在内侧关节间隙有明显压痛;外侧半月板损伤时,在外侧关节间隙有压痛。
麦氏征(McMurray征)阳性:医生通过特定的膝关节屈伸和旋转动作来检查,若出现疼痛或弹响则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但该检查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研磨试验(Apley试验)阳性: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医生将小腿用力下压并作旋转动作,若引起疼痛则为阳性,提示半月板损伤。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如上述的压痛、麦氏征、研磨试验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半月板损伤。
2.影像学检查
膝关节X线检查:主要用于排除膝关节其他骨性病变,如骨折、肿瘤等,不能直接显示半月板损伤,但可观察膝关节的骨质结构。
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半月板损伤最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清晰显示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程度(如退变、撕裂的类型等)以及是否合并其他膝关节结构损伤,如韧带损伤、关节积液等。
五、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半月板损伤较轻、症状不严重的患者。包括休息,减少膝关节的活动,避免加重损伤;局部冰敷,在损伤初期(一般24-48小时内)可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使用弹性绷带包扎膝关节,起到一定的加压制动作用;同时可进行康复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以维持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但康复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错误的训练加重损伤。
药物治疗:可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和炎症,如布洛芬等,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老年人或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使用时需谨慎。
2.手术治疗
半月板修整术:适用于半月板损伤范围较小、退变不严重的情况,通过手术修整损伤的半月板边缘,保留更多的半月板组织。
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半月板损伤较新鲜、有血供区的损伤,通过缝合的方式修复损伤的半月板,使其愈合。但半月板的血供情况是影响缝合愈合的关键因素,红区(半月板边缘有血供区域)损伤缝合愈合率较高,红白区(血供较差区域)和白区(无血供区域)损伤缝合愈合率相对较低。
六、康复与预防
1.康复
术后康复:半月板手术后康复至关重要。早期(术后1-2周)主要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训练,可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被动屈伸膝关节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屈伸。中期(术后2-6周)可逐渐增加肌力训练,如直腿抬高训练等,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后期(术后6周以上)可进行平衡、步态等训练,逐步恢复正常的膝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非手术治疗后的康复: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康复计划,坚持进行股四头肌训练和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定期复查,根据恢复情况调整康复方案。
2.预防
运动人群:运动前要充分热身,使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等组织适应即将进行的运动;运动时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和装备,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动作,避免过度扭转、急停急转等动作;运动后可进行适当的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疲劳。
老年人: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和上下楼梯等加重膝关节负担的活动;可适当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运动,如游泳、慢走等,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定期进行膝关节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膝关节的退变等问题。
有膝关节基础疾病人群:如膝关节骨关节炎、韧带损伤等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和运动,避免基础疾病加重引发半月板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