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通常是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影响、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或破裂等原因引起。

1.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如胎儿过大、多胎妊娠、产程过长,导致子宫肌肉疲劳,收缩无力,子宫创面血管不能闭合,引发大量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
2.胎盘因素影响
胎盘滞留、胎盘粘连、胎盘植入,或胎盘胎膜残留,都会导致子宫收缩不良,创面持续出血,出血时间可在产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延迟至产后数天。
3.软产道损伤
分娩过程中,胎儿过大、急产或助产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阴道、宫颈、会阴撕裂伤,软产道血管破裂引发出血,出血颜色鲜红,多伴随疼痛,需及时缝合止血。
4.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本身患有凝血功能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或产后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凝血机制异常,出血不止,血液不易凝固,可能伴随全身出血倾向。
5.子宫内翻或破裂
罕见但严重,多因分娩时操作不当导致子宫内翻,或子宫瘢痕破裂,引发剧烈腹痛和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治疗。
产后出血是产科急症,若产后出现阴道出血量多、出血不止、头晕、心慌、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