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需注意多方面事项,一般注意事项包括休息与活动根据气胸量适度调整、病情监测关注呼吸等指标及特殊人群情况、饮食保持均衡促恢复;不同类型气胸有特殊注意事项,原发性气胸要避免吸烟,继发性气胸要积极治基础病防感染;特殊人群中儿童要保呼吸道通畅、遵儿科原则,老年气胸要控基础病、加强营养防压疮且细致监测。
发生气胸后,患者需充分休息。对于少量气胸,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慢走,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篮球等,因为剧烈运动可能会加重气胸症状。对于中、大量气胸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胸廓活动,利于肺部复张。年龄较小的儿童发生气胸时,由于其自我约束能力差,家长需密切看护,防止其过度活动。
病情监测
密切关注呼吸频率、节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呼吸频率成人静息状态下为12-20次/分钟,儿童呼吸频率相对较快,婴儿为30-40次/分钟,幼儿为25-30次/分钟,学龄前儿童为20-25次/分钟,学龄儿童为18-20次/分钟。若发现呼吸急促(成人呼吸频率>24次/分钟,儿童相应年龄组呼吸频率异常增快)、发绀(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老年人发生气胸时,病情变化可能较隐匿,更要加强监测,因为老年人肺功能本身有所减退,气胸对其呼吸功能影响更大。
饮食方面
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以促进肺部组织修复。同时,多吃蔬菜水果,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增加胸腔内压力,导致气胸复发。对于儿童,要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和易消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充足营养有助于身体恢复。老年人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可适当调整饮食结构,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
不同类型气胸的特殊注意事项
原发性气胸
对于有复发性原发性气胸倾向的患者,除了遵循一般注意事项外,还需注意避免吸烟,因为吸烟会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增加气胸复发风险。吸烟还会损害肺功能,影响肺部的自我修复和防御能力。年龄较轻的原发性气胸患者,往往是首次发病后有较高复发可能,更要强调戒烟的重要性,家长应监督儿童避免接触二手烟。
继发性气胸
由肺部基础疾病引起的继发性气胸,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的气胸,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COPD患者需长期规律用药,如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支气管舒张剂等,控制呼吸道症状,减少气道炎症和痉挛,降低气胸复发几率。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因为呼吸道感染会加重COPD病情,进而增加气胸复发风险。老年人合并COPD发生气胸时,由于其基础疾病较重,更要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和日常防护。
特殊人群气胸注意事项
儿童气胸
儿童发生气胸后,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儿童呼吸道通畅。儿童气道较狭窄,气胸可能导致呼吸不畅,需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同时,儿童对病情的表述能力有限,家长要仔细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和治疗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儿童的胸廓弹性较好,气胸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所以家长和医护人员都要提高警惕。
老年气胸
老年气胸患者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的相关指标,如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关注血压、心率等情况。老年人体质较弱,恢复相对较慢,要加强营养支持,同时注意预防压疮,因为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老年人感觉迟钝,气胸症状可能不明显,更要依靠细致的病情监测来及时发现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