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韧带包括外踝韧带、内踝三角韧带、下胫腓韧带。外踝韧带中距腓前韧带最易在踝内翻时损伤,跟腓韧带也常见于踝内翻扭伤,其损伤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内踝三角韧带限制踝关节外翻,严重外翻或外旋暴力可致伤,损伤相对少见且恢复长,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下胫腓韧带维持胫腓骨下端稳定,严重外旋或高能量损伤可致伤,发生率低但影响稳定性,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
一、外踝韧带
外踝韧带是踝部扭伤中最易损伤的韧带,主要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前韧带起自外踝前缘,向前内下方止于距骨颈前面,是限制踝关节过度内翻的主要结构,在踝内翻扭伤时,距腓前韧带最先受到牵扯损伤,临床中约70%的踝部扭伤是距腓前韧带损伤。跟腓韧带起自外踝尖,向后下止于跟骨外侧面中点,主要限制踝关节内翻及距骨过度前倾,也是踝内翻扭伤时常见损伤的韧带。
(一)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的踝关节韧带相对较松弛,在运动或意外情况下发生踝内翻时,外踝韧带更容易受损,且儿童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重视早期处理;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韧带本身有退变,弹性和强度下降,发生踝部扭伤时外踝韧带损伤后恢复更慢,且更容易出现慢性不稳定等问题。
(二)性别因素影响
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导致外踝韧带更易损伤,但女性可能因穿着高跟鞋等因素,步态和踝关节受力特点与男性不同,在行走或运动中发生踝内翻等情况时,相对更容易导致外踝韧带损伤。
(三)生活方式影响
经常进行剧烈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的人群,踝关节活动度大且受力复杂,外踝韧带损伤风险较高;长期穿不合适鞋子(如跟过高、鞋底过滑等)的人,行走时稳定性差,发生踝部扭伤导致外踝韧带损伤的几率增加。
(四)病史影响
有既往踝部扭伤史且未完全恢复良好的人,踝关节稳定性已受影响,再次发生踝部损伤时外踝韧带更易再次受损,且恢复过程可能更复杂。
二、内踝三角韧带
内踝三角韧带又称deltoid韧带,是一个坚韧的复合韧带结构,由胫距前韧带、胫跟韧带、胫距后韧带组成,主要功能是限制踝关节外翻,一般情况下单纯内翻扭伤时内踝三角韧带不易损伤,但严重的外翻暴力或外旋暴力可导致内踝三角韧带损伤,其损伤相对外踝韧带少见,但一旦损伤恢复时间较长。
(一)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内踝三角韧带相对较有弹性,严重外翻暴力下才会损伤;老年人三角韧带退变,在较小外翻暴力下也可能出现损伤,且恢复更慢。
(二)性别因素影响
无明显因性别导致内踝三角韧带更易损伤的差异,但女性若有特殊的行走习惯等,在遇到外翻暴力时可能增加损伤风险。
(三)生活方式影响
从事需要频繁外翻踝关节运动的人群,内踝三角韧带损伤风险升高;长期处于可能受到外翻外力环境的人,如工作中需频繁站立且脚部易受外翻力的情况,内踝三角韧带损伤几率增加。
(四)病史影响
有既往踝关节外翻损伤史的人,内踝三角韧带已受损或稳定性受影响,再次受到外翻暴力时更易再次损伤。
三、下胫腓韧带
下胫腓韧带包括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韧带及下胫腓横韧带,主要维持胫腓骨下端的稳定,在严重的外旋暴力或高能量损伤时可导致下胫腓韧带损伤,虽然相对外踝韧带和内踝三角韧带损伤发生率低,但一旦损伤会严重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
(一)年龄因素影响
儿童下胫腓韧带相对较有韧性,高能量损伤时才会累及;老年人下胫腓韧带退变,在相对较轻外力下也可能出现损伤,且恢复困难。
(二)性别因素影响
无明显因性别导致下胫腓韧带更易损伤的差异。
(三)生活方式影响
进行高强度、高风险运动(如极限运动等)的人群,下胫腓韧带损伤风险较高;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且踝关节受力复杂的人,下胫腓韧带损伤几率增加。
(四)病史影响
有既往踝关节高能量损伤史的人,下胫腓韧带已受损或踝关节稳定性受影响,再次损伤下胫腓韧带的风险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