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放化疗后有放射性黏膜炎、骨髓抑制、口腔干燥、听力下降、颈部纤维化等常见副作用,针对不同副作用有相应治疗方法,如放射性黏膜炎局部用含漱液等并全身支持营养,骨髓抑制用升白等药物或成分输血,口腔干燥进行口腔护理等,听力下降早期干预或佩戴助听设备,颈部纤维化通过康复训练等改善。
一、鼻咽癌放化疗后的常见副作用
(一)放射性黏膜炎
发生情况:放疗过程中,鼻咽部及周围组织易受照射影响出现黏膜炎,化疗也可能加重黏膜损伤。不同年龄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不同,儿童可能因生长发育阶段组织更敏感而更易出现严重黏膜炎;长期吸烟、饮酒的患者本身黏膜状态差,放化疗后更易发生。
表现:表现为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疼痛,患者会有吞咽困难、口臭等症状,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
(二)骨髓抑制
发生情况:化疗药物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年龄较大的患者骨髓储备功能相对较差,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可能更高;有基础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本身造血功能可能存在一定问题,放化疗后骨髓抑制更易加重。
表现: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会使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发生感染;血小板减少会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红细胞减少会引起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等。
(三)口腔干燥
发生情况:放疗会损伤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减少,年龄较大的患者唾液腺功能本身可能衰退,更易出现严重口腔干燥;长期有口腔疾病的患者唾液腺功能可能已受影响,放化疗后口腔干燥症状会加重。
表现:患者口腔黏膜干燥,味觉改变,易发生龋齿、口腔感染等,影响口腔卫生和咀嚼、吞咽功能。
(四)听力下降
发生情况:放疗可能影响中耳、内耳结构,儿童处于听力发育阶段,放疗对听力的影响可能更严重;有既往耳部疾病史的患者放疗后听力下降风险增加。
表现: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轻度者可能仅感觉听力稍差,重度者可能明显影响日常交流和生活。
(五)颈部纤维化
发生情况:放疗后颈部组织可能出现纤维化,长期吸烟的患者颈部组织弹性差,放化疗后颈部纤维化可能更明显;年龄较大的患者组织修复能力较弱,颈部纤维化可能更严重。
表现:颈部皮肤变硬、活动受限,影响颈部的正常活动和外观。
二、鼻咽癌放化疗后副作用的治疗
(一)放射性黏膜炎的治疗
局部治疗:使用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如康复新液含漱,可促进黏膜修复;对于溃疡较严重的情况,可局部使用生长因子类药物,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黏膜愈合。
全身支持:加强营养支持,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等方式保证营养摄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促进黏膜修复。
(二)骨髓抑制的治疗
升白细胞治疗:如果白细胞严重减少,可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药物促进白细胞生成;对于血小板减少,可使用促血小板生成素等药物提升血小板数量,同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出血情况,严重血小板减少时需避免剧烈活动,防止出血。
成分输血:当红细胞严重减少导致贫血明显时,可考虑输注红细胞悬液纠正贫血。
(三)口腔干燥的治疗
口腔护理:使用人工唾液或保湿剂保持口腔湿润,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黏膜的湿润状态;指导患者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避免口腔感染。
药物刺激唾液分泌:可使用毛果芸香碱等药物刺激唾液腺分泌,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如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等,在使用时要权衡利弊。
(四)听力下降的治疗
早期干预:对于放疗后出现听力下降的患者,早期可进行高压氧治疗等,改善内耳的氧供,可能对听力恢复有一定帮助;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监测听力发育情况,必要时早期进行听力康复训练。
佩戴助听设备:如果听力下降较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交流,可根据情况佩戴助听器等助听设备,帮助患者恢复听力。
(五)颈部纤维化的治疗
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颈部的康复锻炼,如颈部的伸展、旋转等运动,逐渐增加颈部的活动度,改善颈部纤维化导致的活动受限;物理治疗,如热敷、按摩等,可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减轻纤维化程度,但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避免加重颈部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