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症状因发病部位而异但有共同特点,疼痛方面有局部疼痛及牵涉痛,不同人群疼痛表现有差异;肌肉紧张会致受累部位肌肉紧张,进而引起活动受限,不同人群活动受限程度不同;还可有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结节或条索状改变等其他表现,且不同人群各表现有不同特点。
疼痛
局部疼痛:是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例如,颈肩肌筋膜炎患者会出现颈部、肩部的疼痛,疼痛可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等,在劳累、受凉后往往会加重。腰部筋膜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的疼痛,疼痛可局限于一处,也可弥漫分布。一般来说,疼痛部位的肌肉可能会有紧张感,用手按压疼痛部位时可触及痛点,这些痛点通常较为固定。
牵涉痛:部分筋膜炎还可引起牵涉痛。比如,腰背部筋膜炎可能会引起臀部、大腿后侧等部位的牵涉痛,但疼痛程度相对局部疼痛可能稍轻,且疼痛范围不如神经源性牵涉痛那样有明显的神经分布界限。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由于肌肉、筋膜等组织退变,疼痛可能相对更顽固;儿童发生筋膜炎相对较少,但若发生,疼痛表现可能因表述不清而需要更仔细的观察。女性在生理期、孕期或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筋膜炎相关疼痛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一般激素水平波动可能会使疼痛敏感度增加。长期从事伏案工作、重体力劳动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生筋膜炎的概率较高,相应部位的疼痛也更易出现。有慢性病史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的患者,合并筋膜炎时,疼痛可能会相互影响,使疼痛表现更为复杂。
肌肉紧张与活动受限
肌肉紧张:筋膜炎患者受累部位的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以足底筋膜炎为例,患者的足底肌肉会出现紧张,导致足弓形态可能发生一定改变。在颈肩肌筋膜炎中,颈部肌肉紧张可使颈部活动不灵活,用手触摸可感觉到肌肉较硬。不同年龄阶段,肌肉紧张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肌肉柔韧性相对较好,但若发生肌肉紧张,可能更容易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来缓解;老年人肌肉本身弹性和柔韧性下降,肌肉紧张可能更难缓解。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重心改变等因素,可能会加重腰部肌肉紧张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保持不良姿势的人群,肌肉紧张情况往往更严重。有筋膜炎病史的人群,肌肉紧张可能会反复发作,导致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患者相应部位的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足底筋膜炎患者在行走时会因为疼痛而出现步态改变,行走距离受限;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颈部活动范围减小,不能自如地转头、抬头、低头等;腰部筋膜炎患者腰部活动受限,弯腰、转身等动作会受到明显影响。不同年龄人群活动受限的程度不同,儿童活动受限可能更多表现为玩耍时的动作减少;老年人活动受限则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等动作难以完成。女性在孕期由于身体负担增加,活动受限可能会更明显,产后若筋膜炎未恢复,也会影响身体恢复后的活动能力。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活动受限的情况可能更突出。有腰椎疾病等病史的患者,筋膜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与原有疾病的活动受限叠加,使活动受限情况更为严重。
其他表现
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部分筋膜炎患者受累部位可能会出现皮肤温度轻度升高或降低,皮肤色泽也可能有一定改变,如局部皮肤可能会稍发红或发白。但这些表现相对不典型,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不同年龄人群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的观察难度不同,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观察时需更轻柔;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对温度变化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中的人群,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可能更易出现异常。有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皮肤温度及色泽变化可能会与筋膜炎的表现混淆,需要仔细鉴别。
结节或条索状改变:在触摸筋膜炎患者的病变部位时,有时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的结构。例如,手部筋膜炎可能会在手掌或手指部位摸到结节或条索,质地一般较硬。不同年龄人群结节或条索状改变的触感不同,儿童的结节相对较软,而老年人的结节可能质地更硬且更难推动。女性在乳房部位发生筋膜炎时(相对较少见),触摸结节或条索状结构需要特别注意与乳腺疾病鉴别。生活方式方面,手部长期从事精细动作或重体力劳动的人群,手部筋膜炎出现结节或条索状改变的概率较高。有结缔组织病等病史的患者,出现结节或条索状改变时需要考虑是否与基础病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