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食物和药膳对脾虚气虚有补益作用,谷物类的粳米、糯米,蔬菜类的山药、南瓜,肉类的鸡肉、牛肉以及党参黄芪炖鸡汤、山药薏米粥等,各有其功效及食用注意事项,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选用,同时需注意特殊人群的食用禁忌。
一、谷物类
1.粳米:性平、味甘,归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等功效。从营养角度看,粳米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对于脾虚气虚者,可煮成粳米粥食用,易于消化吸收,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维持脾胃正常功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食用,一般人群适量食用粳米粥能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但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因为粳米消化吸收后会使血糖升高较明显。
2.糯米:性温、味甘,归脾、肺经,有补中益气等功效。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族等营养成分。脾虚气虚者可将糯米制成糯米粥,但其粘性较大,不易消化,老人和儿童食用时需注意适量,避免引起消化不良。
二、蔬菜类
1.山药:性平、味甘,归脾、肺、肾经,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等作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无论是煮食、蒸食还是炖汤,脾虚气虚者均可经常食用。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食用,一般人群食用山药能健脾益气,但对于有过敏史的人群需谨慎食用,若食用后出现过敏反应需及时就医。
2.南瓜: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等功效。南瓜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C、钙、钾等营养成分,能保护胃黏膜,帮助消化。脾虚气虚者可将南瓜做成南瓜粥或清炒南瓜等,适合各年龄人群食用,尤其对于儿童,南瓜口感较好,容易接受,能起到健脾益气的作用,但肠胃功能较弱的老人食用时也需注意烹饪方式,尽量做得软烂些。
三、肉类
1.鸡肉:性温、味甘,归脾、胃经,有温中益气、补精填髓等功效。鸡肉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脾虚气虚者可将鸡肉炖汤,如党参黄芪炖鸡等,能起到较好的健脾益气效果。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食用鸡肉,儿童适量食用鸡肉能补充营养,促进生长发育,但需注意选择新鲜的鸡肉,避免食用不新鲜的鸡肉引起肠胃不适;老人食用鸡肉时可选择炖煮的方式,更易于消化吸收。
2.牛肉:性平、味甘,归脾、胃经,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等功效。牛肉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脾虚气虚者可将牛肉做成牛肉汤或牛肉粥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食用牛肉,一般人群食用牛肉能健脾益气,但对于消化功能较差的人群,如老人和儿童,烹饪牛肉时要煮得非常软烂,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四、药膳类
1.党参黄芪炖鸡汤:党参具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黄芪能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将党参、黄芪与鸡肉一起炖煮,对于脾虚气虚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此药膳适合大多数人群食用,尤其是脾虚气虚较明显的人群。但对于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不宜食用。孕妇食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党参和黄芪的用量等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2.山药薏米粥:山药前面已提及健脾作用,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将山药与薏米煮成粥,能起到健脾祛湿、益气的作用。各年龄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虚湿盛、伴有气虚表现的人群。但虚寒体质的人群食用薏米时要注意适量,因为薏米性凉,过量食用可能会加重体寒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