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有多种表现,早期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患者常感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多从下肢开始出现凹陷性水肿且逐渐向上蔓延;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肝脏淤血肿大可致右上腹不适、腹胀等,严重时还会有咯血、食欲不振、恶心等表现,不同性别患者症状表现程度无明显差异,但特殊生理时期可能有不同应对情况。
一、呼吸困难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导致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端坐呼吸。例如,一些患者在活动后会明显感到气促,需要停下休息才能缓解;而在夜间睡眠中,可能会因为呼吸困难突然憋醒,被迫坐起才能改善呼吸状况。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的患者中可能更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本身可能会有所下降,再加上扩张型心肌病的影响,肺淤血的情况更容易发生。
二、乏力
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不能为全身组织器官提供足够的血液和氧气,导致机体代谢功能受到影响。无论是年轻患者还是老年患者,都可能出现乏力的症状,但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患者可能原本活动耐力较好,但患病后很快就会发现自己难以进行以往能轻松完成的活动;老年患者本身活动能力相对较弱,乏力症状可能会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更大影响,比如原本还能自己慢慢走一段路,患病后可能走几步就感觉极度乏力。
三、水肿
多从下肢开始出现凹陷性水肿,逐渐向上蔓延。这是因为心输出量减少,肾血流量不足,导致水钠潴留,同时静脉回流受阻,引起体循环淤血。水肿的程度可能因病情轻重而异,轻度水肿可能仅表现为脚踝部轻微肿胀,按压后有凹陷,休息后可稍有缓解;重度水肿可能波及全身,包括下肢、腹部、面部等部位。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年龄较大的患者,水肿的出现可能提示病情已经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心脏功能。
四、心律失常
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心跳不规则等。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的病变有关,心肌的纤维化等改变影响了心脏的正常电活动。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偶发的早搏可能患者自身感觉不明显,但如果是频繁发作的早搏或者心房颤动等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在老年患者中,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会增加心脏事件的风险,需要密切监测和处理。
五、肝脏肿大及淤血
肝脏淤血肿大可导致右上腹不适、腹胀等症状。由于体循环淤血,血液回流到肝脏受阻,引起肝脏肿大。通过体检可以触及肿大的肝脏,同时可能伴有肝功能的异常。对于有肝脏症状的患者,需要考虑心脏疾病导致的体循环淤血因素,及时进行心脏相关的检查和评估。例如,患者可能会感觉右上腹有胀满感,进食后腹胀可能加重,这需要与消化系统疾病相鉴别,但同时也要考虑到扩张型心肌病导致的肝脏淤血的可能。
六、其他表现
病情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咯血等症状,这是由于肺淤血导致肺泡和支气管黏膜血管破裂引起。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也是因为胃肠道淤血所致。对于不同性别的患者,扩张型心肌病的症状可能在表现程度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性别相关的一些生理因素而有不同的应对情况。比如女性患者如果同时处于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心脏的负担可能会加重,从而使症状更加明显,需要特别注意孕期的心脏监测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