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有典型症状如心悸、气短、乏力和不典型症状如头晕、胸闷,还具有诸多危害,包括增加卒中风险、导致心力衰竭、影响生活质量、增加死亡风险,其中心房失收缩致血栓形成易引发卒中,长期房颤加重心脏负担可致心衰,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并发症提升死亡风险。
一、房颤的症状
(一)典型症状
1.心悸:患者常感觉心脏跳动紊乱、心慌,这是房颤较为常见的表现。例如,一些房颤患者会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跳节奏完全被打乱,原本规律的心跳变得忽快忽慢。这种心悸症状在活动后往往会更加明显,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更易察觉这种心跳的异常变化。
2.气短: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如步行、爬楼梯等,容易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这是因为房颤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肺部淤血,从而引起气短。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本身就患有冠心病的人,房颤导致的气短可能会加重其病情,影响生活质量。
3.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异常,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导致机体功能下降所致。不同年龄的房颤患者,乏力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会感觉运动后极易疲劳,而老年人可能会觉得日常活动都变得困难,容易产生疲惫感。
(二)不典型症状
1.头晕:部分房颤患者会出现头晕症状,严重时可能会有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的情况。这是因为房颤时心脏节律不规则,心输出量不稳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房颤患者,血压波动加上脑部供血不足,更容易出现头晕症状,需要特别关注。
2.胸闷: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闷胀感。这与心脏泵血功能异常,心肌缺血缺氧有关。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房颤患者,由于自主神经病变等因素,可能会掩盖一些典型症状,而胸闷可能成为其较为突出的表现之一。
二、房颤的危害
(一)增加卒中风险
房颤时,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血液在心房内淤滞,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脑部,就会堵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据研究表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是非房颤人群的5-7倍。对于老年房颤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卒中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例如,一位7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若同时患有高血压,其每年发生卒中的风险可能超过10%。
(二)导致心力衰竭
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重构,逐渐发展为心力衰竭。房颤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比无房颤者高1倍以上。随着病情的进展,心力衰竭会出现呼吸困难、水肿、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对于女性房颤患者,由于其生理特点,在绝经后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可能相对更高一些。而且,患有冠心病的房颤患者,更容易在房颤的基础上并发心力衰竭,因为冠心病本身就会影响心肌的供血和功能,再加上房颤的影响,会加速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三)影响生活质量
房颤引起的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使患者的活动受限,生活质量下降。比如,一位原本热爱运动的房颤患者,由于气短和乏力,不得不放弃运动,这不仅影响了其身体健康,还可能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负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对于年轻的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可能会对其职业发展和社交活动产生不良影响。
(四)增加死亡风险
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非房颤人群。长期的房颤并发症,如卒中、心力衰竭等,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尤其是老年房颤患者,本身身体机能下降,多种疾病共存,房颤会加重病情的复杂性,使死亡风险大幅上升。例如,80岁以上的房颤患者,其5年死亡率可能超过50%,主要原因是房颤引发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得不到有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