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会使孕妇出现心悸(自觉心跳过快等,因妊娠血容量增加致心脏负担加重,年龄大及有心脏病史者更明显)、呼吸困难(空气不足等,妊娠致子宫增大等使心脏负担加重,年龄大及有心脏病史者更严重)、水肿(身体部位肿胀,因心脏功能不全致体循环淤血,年龄大及有心脏病史者更易出现)、乏力(全身疲倦等,心脏输出量减少致全身供血不足,年龄大及有心脏病史者更明显)、发绀(口唇等青紫,因心脏右向左分流等致血氧饱和度降低,严重心脏病及年龄大、病史长者易出现)、胸痛(胸部疼痛,因妊娠致心脏负担加重致心肌缺血缺氧,不同心脏病及年龄大、病情控制不佳者易出现)等症状。
一、心悸
表现:孕妇自觉心跳过快、心脏跳动不规则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心脏节律可能发生改变,导致孕妇能明显感觉到心脏的跳动情况。例如,可能会出现早搏等心律失常情况,从而引起心悸症状。
相关因素:妊娠期间孕妇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对于原本有心脏病的孕妇来说,心脏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维持血液循环,容易出现心悸。不同年龄的孕妇,身体的代偿能力不同,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更容易出现心悸症状;有心脏病病史的孕妇,心脏结构或功能已存在异常,妊娠时这种异常会被放大,导致心悸更明显。
二、呼吸困难
表现:孕妇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肺循环可能出现淤血,影响气体交换,导致孕妇呼吸困难。轻者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重者休息时也可发生。比如孕妇在行走、上楼等轻度活动后就会感到气喘吁吁,需要停下来休息才能缓解;严重时平卧时也会呼吸困难,被迫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来减轻症状。
相关因素:随着妊娠进展,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位置改变,加重心脏负担。年龄较大的孕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心肺功能储备较差,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有心脏病病史的孕妇,心脏本身的问题使得其应对妊娠期间身体变化的能力更差,呼吸困难症状可能更严重。
三、水肿
表现:孕妇身体某些部位出现肿胀,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水肿。一般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休息后不消退。例如,孕妇早上起床时下肢水肿可能较轻,下午活动后水肿加重。
相关因素: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心脏泵血功能受限,影响体液回流。年龄较大的孕妇身体调节能力相对较差,更容易出现水肿;有心脏病病史的孕妇,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使得水肿更容易发生且更难消退。
四、乏力
表现:孕妇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输出量减少,全身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导致孕妇出现乏力症状。比如孕妇原本可以轻松做家务,现在稍微活动就感到极度疲倦。
相关因素:心脏功能受损,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能量供应。不同年龄的孕妇,身体的能量储备不同,年龄较大的孕妇能量储备相对较少,更容易出现乏力;有心脏病病史的孕妇,心脏长期处于异常状态,身体已经适应不良,妊娠时这种适应不良进一步加重,导致乏力更明显。
五、发绀
表现:孕妇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青紫现象。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存在右向左分流等情况,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引起发绀。这是比较严重的症状,提示心脏功能严重受损。
相关因素: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了发绀出现的可能性。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等严重心脏疾病的孕妇,更容易出现发绀;年龄较大、心脏病病史较长的孕妇,心脏病变可能更严重,发绀出现的概率和程度可能更高。
六、胸痛
表现:孕妇胸部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可为压榨性、闷痛等。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肌缺血缺氧可导致胸痛。例如,心绞痛型心脏病孕妇可能会出现发作性的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背部等部位。
相关因素:妊娠期间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耗氧量增加,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心肌供血相对不足,容易引发胸痛。不同类型的心脏病引起胸痛的机制不同,年龄较大的孕妇血管弹性等情况不如年轻孕妇,更容易因心脏负担加重而出现胸痛;有心脏病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孕妇,胸痛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且症状可能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