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时应如何治疗呢

来源:民福康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的控制需综合多方面,血压控制目标依情况个体化,药物治疗有ACEI/ARB、β受体阻滞剂、CCB等选择及适用禁忌,非药物治疗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特殊人群如老年、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不同注意事项,总体是通过多方面措施来控制血压、改善病情。

一、血压控制目标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一般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但需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情况个体化调整,例如老年患者(年龄≥65岁)如果能耐受,也可考虑控制到<140/90mmHg;若合并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血压控制目标应更严格,多需<130/80mmHg。这是因为严格控制血压有助于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延缓心室重构。

二、药物治疗选择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作用机制:ACEI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减少醛固酮分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同时还能改善心室重构;ARB则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发挥类似的作用。

2.适用情况:这类药物适用于大多数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尤其对于伴有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情况的患者更为适合。例如,一项临床研究表明,ACEI能显著降低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需注意,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患者禁用ACEI/ARB。

(二)β受体阻滞剂

1.作用机制: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区的供血-供氧平衡,同时还能降低血压。

2.适用情况: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且伴有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适用。比如,有研究显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提高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生存率。但支气管哮喘患者、严重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患者禁用。

(三)钙通道阻滞剂(CCB)

1.作用机制:通过阻滞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抑制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使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2.适用情况:可用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ARB或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例如,二氢吡啶类CCB中的氨氯地平,对血压的控制较为平稳。但非二氢吡啶类CCB(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慎用,因为可能会抑制心肌收缩力。

三、非药物治疗

(一)生活方式干预

1.饮食:采用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应<6g,减少钠盐摄入可降低血压。增加钾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有助于钠的排出。同时,限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例如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

2.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控制血压和改善心脏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3.体重管理:肥胖是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肌病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减轻体重,对于减轻心脏负担有重要意义。

4.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加重心肌缺血,应严格戒烟;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建议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25g,女性<15g。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治疗时,药物选择需更加谨慎。由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应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从小剂量开始用药,逐渐调整剂量。同时,要密切监测血压、肝肾功能等指标,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合并糖尿病患者

缺血性心肌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在血压控制上要求更严格,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药物选择上,ACEI/ARB不仅能控制血压,还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但要注意监测血糖,因为部分降压药物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如β受体阻滞剂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使用时需谨慎。

(三)肾功能不全患者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合并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ACEI/ARB在肾功能不全早期可能有助于降低蛋白尿,但当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或存在双侧肾动脉狭窄时禁用。CCB中的某些药物(如氨氯地平)主要经肝脏代谢,对肾功能影响较小,可作为选择之一,但仍需根据肾功能具体情况调整剂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高血压
高血压意思是人体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值,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可分为1级、2级、3级;还可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绞痛有什么危险?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绞痛容易出现缺血性心肌病,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病症,具体如下: 1.缺血性心肌病 心绞痛的发病可能是冠状动脉狭窄引起心肌供血不足导致,若是心脏长期处于缺血状态,会导致心功能下降,容易有缺血性心肌病的情况。 2.心律失常 在病情长期发展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恶性的心律失常,
心肌供血不足是什么病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肌供血不足即心肌缺血,一般不属于疾病,通常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心肌缺血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心肌桥、心动过速等疾病有关,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前区不适、疼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主要治疗原则为改善心肌供血并减轻心肌耗氧量,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或外科手术进行治
冠心病的分类有哪几种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根据不同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原则,可将冠心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慢性冠脉疾病。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形成血栓导致的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2、慢性冠脉疾病 慢性冠脉疾病也
缺血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缺血性心肌病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来治疗。 1.一般治疗 患者饮食上需忌辛辣刺激的食物,保持休息、避免负重劳作以及剧烈运动,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防机体出现缺氧的情况。 2.药物治疗 患者可口服β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来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缺血性心肌病。 3.手术治
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区别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的区别通常包括病因不同、症状不同、治疗不同等,具体情况如下: 1.病因不同 室上性心动过速通常是由于年龄增长、药物中毒、酒精刺激等原因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通常是由于其他心脏基础疾病导致的,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 2.症状不同 室上性心动
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心脏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心慌、呼吸困难、胸痛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慌 心肌收缩增快会引起心跳加速,导致心率失常,此时会出现心慌症状,常见疾病有心肌炎、主动脉瓣狭窄、心肌缺血等。 2、呼吸困难 当心脏疾病出现缺血发作,此时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主要疾病有风湿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 3
偶发性室性早搏是心脏病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室性早搏一般指室性期前收缩。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可能是心脏病,也可能是其他因素所致。 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缺血性心肌病等心脏病,可引起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但偶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也可能是剧烈运动、过度紧张、过量吸烟喝酒、饮用过多咖啡浓茶等生理因素引起的
缺血性心肌病能治愈吗
孙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缺血性心肌病通常不能治愈,但通过积极治疗可以改善病情。 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生一般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炎、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有关,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一般不能治愈。但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硝酸酯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肌缺血,还可
冠心病包括哪几种类型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冠心病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包括慢性冠脉疾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2种类型。 1、慢性冠脉疾病 包含缺血性心肌病、隐匿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等,可能发病比较慢,平时无明显症状,所以容易被忽视。 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包含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一般起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心病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肌病一般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肌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特殊类型,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长时间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变性、纤维化或坏死等病理改变。该病主要表现为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如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缺血性
肾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一样的吗
孙宁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肾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是不一样的,肾性高血压是肾实质性损害,蛋白尿,有红血球、白血球、颗粒管形,还有一些其他的颗粒的一些肾性改变,是肾炎后的一种高血压。肾血管高血压,实际是属于肾动脉狭窄,肾血管的一个疾病,往往通过超声的方式,通过肾脏CT的方式,还有通过一些临床上的肾脏彩超的方式,看肾脏大小,所以肾血管性高血压,一般来说是血管病变,而
高血压的危害
孙宁玲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高血压的危害很大,如果血压持续增高,不进行管理会引起心脏的损害,而心脏的损害包括了心肌肥厚,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房纤颤,还包括了心功能衰竭。高血压会引起肾脏损害,早期会出现白蛋白尿,然后会出现肾功能的下降,血肌酐的增高,最后导致肾衰。高血压对大脑的损害,就是导致了中风的发生,可能轻一点病人是以头晕症状为主,是一些小血管、微血管的一些障碍
高血压会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吗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高血压可以引起脑动脉粥样硬化,因为高血压长期对管壁有大的压力,就会损伤血管的内膜,损伤血管内膜实际上就是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开始。因此,对于高血压的病,一定要积极防治,就是按照医生的指导降压,我们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因为长效降压药让血药浓度是比较稳定的,而尽量少用短效药物,因为短效的血药浓度不稳定,可以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此时实际上就是对
什么是缺血性心肌病
于昆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缺血性心肌病是指患者由于长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肌缺血,从而导致心肌有弥漫纤维化产生的心肌扩张,心功能进一步减退以及心律失常等表现的一种疾病。根据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不同,分为充血性缺血性心肌病和限制性缺血性心肌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做心电图,以及X线、心导管检查等发现以及确诊。
心肌病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病是由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心肌病变,从而造成心肌机械或心电功能障碍,心肌病的原因以遗传性的病因最为多见。心肌病常常表现为行驶的肥厚或扩张,心肌病最终可以导致心脏性死亡或者进行性心力衰竭。临床上常见的心肌病主要有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以及限制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曾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心肌缺血所导致心功能下降,心脏出现明显重构,而出现了缺血性心肌病,往往是因为冠状动脉内严重病变所导致的。既往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或患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均可能导致缺血性心肌病。而出现了这种疾病,除了需要抗心肌缺血治疗以外,还需要长期服用抑制心肌重构的药物。必要的时候需要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狭窄的状态,可以通过放支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