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的全身表现有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自汗,脏腑功能相关表现有脾胃气虚(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肺气虚(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等);血虚的面色与肌肤表现有面色萎黄、爪甲色淡、肌肤干燥,头目相关表现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相关表现有月经量少,不同人群气虚血虚症状有差异,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严重时及时就医。
一、气虚的症状
(一)全身表现
气短懒言:气虚者呼吸功能相对较弱,活动时易出现气短,说话也没什么力气,总是感觉气不够用。从生理机制来讲,气是推动呼吸运动的重要动力,气虚时这种推动力量减弱,就会导致呼吸气短,发声也因气不足而懒言。例如,日常活动量稍大,如快速走上几层楼梯,就会明显感觉呼吸急促,说话断断续续,需要频繁停歇。
神疲乏力:身体缺乏足够的气来维持正常的机能活动,所以会经常感到疲倦,没有精神,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恢复。这是因为气是人体能量的来源之一,气虚则能量供应不足,导致机体功能减退,表现为全身乏力,不想活动。比如,正常成年人能够轻松完成的家务劳动,气虚者却感觉难以持续,做一会儿就疲惫不堪。
自汗:稍微活动就容易出汗,这是由于气虚不能固摄汗液所致。气有固摄汗液的作用,当气虚时,固摄功能失常,汗液就会自行外出。在气温正常的情况下,普通人不会轻易出汗,但气虚者即使处于安静状态,也可能有少量汗液排出,活动后则出汗更多。例如,静坐时也会有轻微汗出,活动后汗出明显增多,且汗液清稀。
(二)脏腑功能相关表现
脾胃气虚: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则运化功能减弱,食物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所以表现为食欲不佳,吃一点东西就觉得肚子胀满,吃多了更不舒服,大便也可能不成形。比如,经常出现饭后腹胀,吃不下饭,大便溏稀的情况。
肺气虚:除了气短之外,还可能有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等表现。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则肺气不足,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所以咳嗽时力量较弱,痰液质地稀薄。例如,咳嗽声低弱,咳出的痰液是白色清稀状,稍微活动后咳嗽会加重。
二、血虚的症状
(一)面色与肌肤表现
面色萎黄:由于血液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所以面色失去红润,呈现出萎黄色。面部得不到血液的滋养,就会显得暗淡无光。可以观察到面色没有正常的血色,显得苍白且缺乏光泽,像枯萎的黄色一样。
爪甲色淡:爪甲依赖血液的濡养,血虚时爪甲失去滋养,颜色会变得淡白,甚至没有光泽。正常的爪甲应该是红润且有光泽的,而血虚者的爪甲则苍白,弹性也可能变差,容易脆裂。比如,指甲颜色明显比正常人淡,触摸时感觉较脆。
肌肤干燥:血液不能滋润肌肤,会导致肌肤失去濡养,出现干燥、粗糙的现象。就像土地缺少水分会干裂一样,肌肤也会变得干燥不光滑,甚至可能出现脱屑等情况。例如,皮肤经常感觉干涩,尤其是在秋冬季节,这种干燥的情况会更加明显。
(二)头目相关表现
头晕眼花:头部得不到充足血液的滋养,就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眼花,看东西不清楚。这是因为脑为髓海,依赖血液的充养,血虚则髓海失养,所以会头晕眼花。比如,突然起身时容易出现头晕目眩,看东西模糊,需要过一会儿才能恢复。
心悸失眠:心主血脉,又主神志,血液不足则心脏失养,会出现心悸的症状,同时心神失养还会导致失眠。表现为心慌不安,难以入睡或者睡眠浅,容易惊醒。例如,经常在夜间睡眠中突然醒来,醒来后难以再次入睡,白天则感觉心跳不平稳。
(三)月经相关表现
月经量少:女子以血为本,月经的正常来潮依赖于充足的血液。血虚时,血海不能按时满溢,所以月经量会明显减少,甚至月经周期也可能出现紊乱。比如,原本月经量正常的女性,突然出现月经量较之前明显减少,经血颜色淡。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气虚血虚的症状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例如,育龄期女性由于月经、妊娠、分娩等生理因素,更容易出现血虚的情况;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气虚的表现可能会更为突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由于疾病消耗等原因,也较易出现气虚血虚的状况。对于气虚血虚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理,如通过食用一些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食物等,但如果症状较为严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