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气有多种作用,当气功能减退时会出现气虚,女人气虚有全身、面色皮肤、脏腑功能等多方面表现,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会影响气虚症状,如育龄期和更年期女性、长期熬夜或过度劳累者、患慢性疾病者等气虚表现各有特点及受不同影响。
一、气虚的定义及中医对气虚的认识
中医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具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等作用。当人体气的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等原因导致气的功能减退时,就会出现气虚的状况。
二、女人气虚常见的症状表现
(一)全身表现
1.神疲乏力
气虚的女性往往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容易疲劳,即使经过短暂休息也难以缓解。从中医角度看,气有推动机体功能活动的作用,气虚则推动无力,所以会出现神疲乏力的表现。在生活中,可能表现为日常家务劳动稍作劳作就感觉累得不行,走路也比常人容易气喘吁吁等。
2.气短懒言
呼吸气短,说话时声音低微、懒得说话。这是因为气的推动作用减弱,影响了呼吸功能以及言语的发声。例如,与他人交流时,往往说几句话就需要停下来喘气,而且说话音量小。
(二)面色及皮肤表现
1.面色萎黄
面色呈现出枯黄的色泽,没有红润光泽。这是由于气的推动和温煦作用不足,不能很好地将气血运送到面部,导致面部失于滋养。就像植物缺乏养分一样,面部肌肤失去气血的濡养而呈现萎黄之色。
2.皮肤松弛
气虚会影响肌肤的紧致度,使得皮肤相对松弛。因为气有固摄肌肤的作用,气虚则固摄无力,肌肤失去固摄就会出现松弛现象。随着年龄增长,这种情况可能会更加明显,而且相较于气血充足的女性,气虚女性的皮肤衰老相对更快一些。
(三)脏腑功能相关表现
1.消化系统方面
食欲不振:脾胃之气不足,脾胃的运化功能减弱,导致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出现不想吃饭的情况。中医讲“脾主运化”,气虚则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所以食欲受到影响。
腹胀便溏:脾胃气虚,还可能出现腹部胀满,大便不成形、溏稀的症状。因为脾胃气虚,不能正常腐熟和运化水谷,水湿内停,导致大便溏泄,腹部胀满不适。
2.生殖系统方面
月经异常:可能出现月经周期紊乱,月经量多、色淡质稀等情况。气有固摄血液的作用,气虚则固摄血液无力,导致月经失于正常的调控。例如,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而且月经颜色偏淡,质地稀薄。
白带清稀量多:带下是由脾的运化功能所化生,气虚则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水湿下注,导致白带清稀量多。
(四)其他表现
1.自汗
稍微活动就容易出汗,称为自汗。这是因为气的固摄汗液的作用减弱,汗液失去固摄而自行外出。比如,夏天天气不热的时候,别人还没出汗,气虚的女性就已经开始出汗了;或者稍微走动一下,就会出很多汗。
2.易感冒
由于气的防御作用减弱,人体对外界病邪的抵御能力下降,所以气虚的女性更容易受到外邪侵袭而感冒。例如,季节交替时,气温稍有变化,气虚女性就很容易患上感冒,而且感冒后恢复的时间相对较长。
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下气虚症状的特点及影响
(一)年龄因素
1.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如果存在气虚情况,除了上述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影响受孕以及孕期的健康。因为气血充足是孕育胎儿的基础,气虚可能导致气血不足,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等。而且在产后,由于分娩失血等原因,更容易加重气虚,出现产后恶露不尽、身体恢复缓慢等情况。
2.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本身就容易出现身体机能的下降,若同时伴有气虚,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比如潮热、盗汗等症状可能会因为气虚而加重,而且情绪方面也更容易出现烦躁、抑郁等情况,因为气与情志也有关系,气虚影响气机的顺畅,进而影响情志。
(二)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熬夜
长期熬夜会耗伤人体的气,因为夜间是人体气机收敛、休息调养的时间,熬夜则破坏了正常的气机运行,导致气虚加重。原本就有气虚倾向的女性,长期熬夜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会更加严重,而且皮肤状态也会变差,面色萎黄、皮肤松弛等情况会加剧。
2.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过度和脑力劳动过度。体力劳动过度会耗伤气血,脑力劳动过度会耗伤心脾之气。比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女性,容易出现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等气虚症状;长期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可能会出现气短懒言、月经不调等情况,因为脑力劳动过度损伤心脾之气,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行。
(三)病史因素
1.患有慢性疾病
患有慢性疾病的女性,如慢性胃病、慢性肾病等,由于疾病长期消耗人体的气血和正气,容易导致气虚。例如,患有慢性胃病的女性,长期消化吸收不良,气血生化不足,进而出现气虚的一系列症状;慢性肾病患者,肾脏功能受损,影响人体的气化功能,也会导致气虚,出现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与肾气虚相关)等症状。
总之,女人气虚会在全身多个方面表现出相应症状,而且不同的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都会对气虚症状产生影响,在判断和调理女人气虚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