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严重便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证充足水分)、培养良好排便习惯(固定排便时间、营造舒适排便环境)、增加活动量来改善,若未改善需及时就医排查疾病因素并遵医嘱处理,婴儿期小孩和有基础疾病的小孩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调整饮食结构
1.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对于小孩严重便秘,应保证其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例如,多吃新鲜的蔬菜,像西兰花、菠菜等,这些蔬菜中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水果方面,苹果、香蕉等也是不错的选择,苹果含有果胶,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香蕉中的膳食纤维和钾元素对肠道蠕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年龄在1-3岁的小孩,每天蔬菜的摄入量可保持在50-100克左右,水果摄入量在50-150克左右;3岁以上的小孩可适当增加,蔬菜100-200克,水果150-200克。
2.保证充足水分:让小孩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有助于软化大便,使其更容易排出。不同年龄的小孩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一般而言,1-3岁的小孩每天需摄入900-1300毫升水,3岁以上小孩每天需摄入1300-1700毫升水。可以鼓励小孩少量多次饮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
二、培养良好排便习惯
1.固定排便时间:帮助小孩养成固定的排便习惯,每天选择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让小孩坐在马桶上尝试排便,即使刚开始没有大便,也坚持几分钟,这样有助于建立肠道的排便反射。一般可以选择早餐后,因为经过一夜的消化,早餐后肠道蠕动会比较活跃,容易产生便意。
2.营造舒适排便环境:确保小孩排便时环境安静、舒适,不要让小孩在排便时分心,如看电视、玩手机等,这样可以让小孩更专注于排便,有利于顺利排便。
三、增加活动量
1.适当运动:鼓励小孩多进行户外活动和身体运动。对于较小的小孩,可以由家长带领进行爬行、散步等活动;年龄稍大些的小孩可以让其跑步、跳绳、踢球等。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改善便秘情况。例如,每天保证小孩有1-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身体运动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家长可以在其清醒时帮助其做一些简单的肢体运动,如抬腿、屈伸手臂等,每天可进行3-4次,每次5-10分钟。
四、及时就医评估
1.排查疾病因素:如果小孩严重便秘通过上述家庭护理措施没有得到改善,需要及时带小孩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疾病因素,如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小孩便秘。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腹部超声、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来明确病因。
2.遵医嘱处理:如果是疾病引起的便秘,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例如,如果是先天性巨结肠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是甲状腺功能减退则需要补充甲状腺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医生也可能会根据小孩的具体情况给予一些适当的建议,如使用开塞露等临时缓解便秘的情况,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期小孩:婴儿期小孩肠道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在调整饮食时要特别注意,添加辅食要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避免一次性添加过多新的食物引起肠道不适应。同时,在培养排便习惯时要更加轻柔,不要强迫婴儿排便,以免引起婴儿的抵触情绪。
2.有基础疾病的小孩:对于本身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小孩,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在采取上述措施时要更加谨慎。例如,在增加活动量时要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防止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同时,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告知小孩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