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会在认知功能、情绪情感、运动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方面产生多方面影响。认知功能上注意力和记忆力可能异常;情绪情感方面情绪稳定性差且情感体验异常;运动神经系统表现为肌肉力量与协调性下降、运动耐力降低;自主神经系统在心血管、消化系统等方面有相关异常表现,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因自身情况有差异。
记忆力:记忆力也可能出现异常。短期记忆力方面,亚健康人群可能会发现自己容易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比如刚看过的东西放在哪里、刚说过的话等。长期记忆力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对过去经历的事件回忆的准确性和清晰程度有所下降。从神经机制来看,与记忆相关的大脑区域,如海马体等,在亚健康状态下其功能可能受到干扰,神经细胞的代谢和信息传递出现异常。年龄较大的人群本身记忆力有自然衰退趋势,而亚健康状态可能会加速这种衰退;有长期不良病史,如慢性疾病控制不佳的人群,记忆力受影响可能更突出。
情绪情感方面
情绪稳定性:亚健康人群情绪稳定性往往较差。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比如容易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频繁出现。例如,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者长时间处于低落情绪中。这与神经系统中负责情绪调节的脑区,如前额叶皮层、边缘系统等的功能失调有关。不同性别上,女性可能相对更容易在亚健康状态下出现情绪方面的较大波动,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年龄方面,青少年可能因学业压力等因素在情绪稳定性上更易受亚健康状态影响,老年人可能因身体机能衰退等原因情绪稳定性受影响;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吸烟、酗酒的人,情绪稳定性受影响程度更深。
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可能变得较为迟钝或者异常敏感。部分人可能对周围事物的情感反应变得不那么强烈,而另一部分人可能对一些轻微的刺激就出现过度的情感反应。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是由于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的平衡被打破,影响了大脑对情感信息的处理和体验。对于有家族精神病史的人群,在亚健康状态下情感体验异常的风险可能更高;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在亚健康状态下情感体验受影响的表现可能更复杂。
运动神经系统方面
肌肉力量与协调性:肌肉力量可能会有所下降,表现为肢体力量不如以往,进行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动时容易感到疲劳。肌肉协调性也可能出现问题,比如动作变得笨拙,完成精细动作时困难,如拿筷子、系鞋带等动作不如以往灵活。这与运动神经系统中神经-肌肉接头的功能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运动的调控有关。不同年龄层中,老年人本身肌肉力量和协调性有下降趋势,亚健康状态会加重这种情况;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后又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肌肉力量和协调性受影响更明显;儿童青少年如果长期缺乏运动处于亚健康状态,可能影响其运动技能的发展。
运动耐力:运动耐力会降低,进行相同强度的运动时,比健康状态下更容易感到疲劳,运动持续时间缩短。这是因为神经系统对运动系统的能量供应和代谢调节出现异常,导致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利用和恢复机制受到干扰。对于运动员等长期高强度运动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时运动耐力下降会严重影响其训练和比赛表现;有慢性疾病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运动耐力受影响程度根据基础疾病不同而有差异。
自主神经系统方面
心血管系统相关表现: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心血管系统时可能出现异常。比如血压可能出现波动,时而偏高时而偏低,心率也可能不稳定,出现心率过快或过慢的情况。在平静状态下,亚健康人群可能会感觉到心悸等不适。这是因为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平衡失调,影响了心脏的节律和血管的收缩舒张。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在亚健康状态下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可能更易引发血压等方面的明显波动;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调节受亚健康状态影响更显著。
消化系统相关表现:消化系统也会受到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可能出现食欲改变,比如食欲不振或者食欲亢进;胃肠道蠕动功能异常,表现为便秘或者腹泻等症状。这是由于自主神经调节胃肠道的分泌、蠕动等功能出现紊乱。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处于亚健康状态,消化系统的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其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有胃肠道慢性病史的人群,在亚健康状态下消化系统的自主神经表现异常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
其他自主神经相关表现:还可能出现出汗异常,比如多汗或者盗汗;体温调节也可能出现问题,对环境温度的适应能力下降等。例如,在相同环境下,亚健康人群可能比健康人更容易出汗或者感觉寒冷、炎热等。对于长期处于高温或低温环境工作后又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自主神经系统对体温等的调节异常会更明显;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自主神经相关表现可能会更复杂多样。



